小妹最近跑業務 遇到一件事
原本有家客戶把單轉到我這邊.因為我們公司離客戶公司較近.所以想說多一家廠家配合也不錯
而此客戶之前的配合廠商..價格都報很低
苦是因為這家客戶需求產品零件多.所以我們算是薄利多銷
後來前兩個月 拿到一個樣品報價後
我們公司報的價格不如客戶要的.客戶反應差太多
後來就沒消息了 ..因為公司怕打壞行情.所以放棄此單
後來這兩個月就再也沒接到此客戶訂單.想說可能又把單轉回去給以前廠家做
近日打了電話問了..客戶說因為我們接了單利潤也不好.建議我們不要接比較好.
我告知說沒關係也是可以接接看阿..對方採購回應那有再通知..後來還是沒再通知
我想再打去魯這個採購
要如何說會比較好..(雖然此家客戶利潤有夠低..不過種類多.不無小補.).
小妹公司是五金類的^^
公司目前是想爭取回來阿
利潤雖低...可是一個月訂單加起來利潤其實不少...我們不接.別人可搶著接
公司目前就是考慮降價了..所以才想說要如何去魯回來
我們是工廠.自己生產自己接.. 是打算再把這家客戶找回來..這家客戶是跟我們說以前配合廠家配合很久.都沒漲過價
現在我就是不知道要跟採購魯才能讓採購回心轉意
是公司近還是工廠近呢?
如果這項產品大家都大同小異,差的只是價格,
那採購沒道理會去找比較貴的廠商來買料..
因為就算別間比較遠,但可以拿到更便宜的價格更好!
若貴公司的交貨效率較高,產品整合方案更齊全,
品質更佳,加上配合度是比較好的話...差異化就有了,
對客人而言,
貴公司的附加價值是 :
縱使貴一些,但可以在方案整合上得到更佳的整體利益,
在這些部份也許有機會能夠扭轉一下可以再談看看..
台灣客戶大多走的是價格導向...買到越便宜越好...
砍完這家換下一家,換來自身公司最佳的利潤..
不像歐美較多公司走的是穩定以及長期配合的態勢..比較有利潤空間
so在同間客人, 同樣的商品下比較貴卻沒有差異化與附加價值...
就算單接得到...也不一定接的久...
除非有undertabl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