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為什麼要花400億建蘇花高 不一年花個幾億元補助台鐵台北花蓮路段???

小弟我納悶很久

為何一定要蓋蘇花高?

1.花費400億 , 台灣已經債台高築 並且以台灣的行事模式, 建設到一半勢必增加預算

2.每年要花龐大經費維護維持

3.破壞大自然環境, 破壞最後一片淨土, 這樣花蓮就失去了他的特色與意義 (這只是西部居民的看法 我收回我的話 抱歉)


為何不拿來補助火車票?

1.台北到花蓮台東火車票減半 當地人每年再配給幾張車票 我想這每年花不到幾億 ,還能避免興建蘇花高的工程貪污

2.補助火車票才是真正促進花蓮觀光的方法 , 因為靠開車去花蓮旅遊消費的觀光客遠少於搭乘火車的觀光客

3.貨運可採半夜配送 就像台鐵運煤列車, 缺點是費用較卡車運送昂貴 但是可將此列入補助範圍 , 再怎麼算應該還是比興建蘇花高划算吧!


難道我的想法真的不可行嗎?

請多多指教

謝謝









謝謝 wablce 解答了我的一半疑慮



今天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問題,不全然是在人為~

只能說雨下的量太大了,土地含水量過飽和就容易鬆動~自然就容易往下滑動~

所以你沿著山路走~很容易的會遇到土石流,可是如果你今天經過的是隧道~

就不會發生土石流~但確有可能發生隧道崩塌的意外

可是截至目前為止在台灣的隧道案例上,還沒有因為雨水過飽和而造成隧道崩塌的意外發生!





還有許多花蓮民眾講出了他們的心聲

看來我遇到的多位民宿業者以及觀光區的人

他們的觀點反而是少數人的立場




看了商業週刊的報導

其實 什麼破壞特有地形與生物完全不是我在意的

反正該絕種的生物就是該絕種


下面的方面是我比較擔心的

畢竟天災人禍每發生一次 就讓在電視前的每個人心痛一次




「蘇花高隧道開挖的斷面,大約是北迴鐵路三倍,當初情形不好的,災害肯定更嚴重;」曾做過「蘇澳──花蓮鐵公路沿線地質調查」的前中央地質調查所區域地質組組長張徽正指出,連當初情況比較好的太魯閣大理石地質部分,也不見得一定樂觀,還要看破裂面密度而定。「阿爾卑斯山早期開挖很順利,到後來開鑿公路隧道,也一直出問題。」 你知道嗎? 施工期每三十秒將駛出一輛運土卡車

由於蘇花高隧道共十一條,總長度達四十公里,幾乎是全線的一半,所衍生的問題,除了湧水之外,還有大量土方。

「廢碴量太驚人。以過去經驗,工程一直轉包下去,小包廠商沒有錢賺,一定偷工減料,亂倒土方。」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現在蘇花公路崇德隧道口,舊路外面的海岸線,就可以看到當初施工時傾倒的碎石堆。「除非政府花錢,請民間監督施工。」

即便如此,光是運送土方的卡車,也會造成蘇花公路現有道路的災難。根據環差分析書評估,新田橋到清水路段,一天連續十小時,每小時有二百五十六車次的六公噸土方卡車在公路上行駛。蘇澳到東澳段,雙向每小時也高達一百六十車次。




2010-10-25 22:41 發佈
明少爺 wrote:
小弟我納悶很久 為何...(恕刪)

我覺得是好點子
不過某些人應該會因此賺不到錢
所以....
你知道的....
黑熊: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

明少爺 wrote:
2.每年要花龐大經費維護維持 , 那路段每天不知才通過幾輛車


會講這種話,證明你不是花蓮人,也根本就不瞭解真實狀況,

那裡每天通行的砂石車比你想像的還要多很多

且住花蓮的人就不能開車回家嗎?坐火車也有它的不便

明少爺 wrote:
小弟我納悶很久 為何...(恕刪)



我是覺得大量的增加火車班次比較實在
興建花東地區對外的公共交通工程
如此也可以鼓勵大家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花東
這樣不是比較環保
馬爺.......................

明少爺 wrote:
還是台灣真的如此貪腐?


不懂?講得不錯

但是最後的一句

400億?蘇花?台鐵?

哪個跟貪腐有關?

明少爺 wrote:
小弟我納悶很久

...(恕刪)


孩子,多讀點書,過十年再想想再發文吧~
小弟是有一個想法,把東部台鐵改成高鐵不知道這樣可不可行喔?
但我記得高鐵好像都要走高架。
好不容易有個民氣可用的理由來撈錢,哪有不趕緊動工的道理?
小齊Jack wrote:
小弟是有一個想法,把...(恕刪)
台鐵旁邊開一條路不知道可不可行呢

相信遠比蘇花高安全吧
------------------------------------
剛看一下再開一條路是不可能的任務...以上當我沒說
不繳稅的 民宿 小吃店

一定不會投票給你

砂石車的機動性比火車好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