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桃園
作者是法海著桃園~~
© 1995 - 2010 China Times Inc.
隨著產業性質、企業文化的不同,台幹的角色也有不同。有的公司特意將台幹特權化,形成一種優越性,讓陸籍員工心生畏懼,以便於管理。有的則是力倡平等,淡化台幹的「台籍性」,以培育本土人才。孰優孰劣,沒有標準答案。
台幹高一等 員工聽話
我之前工作的台幹角色就是前者,台幹們吃住特意與陸籍人員分開,廠內只有台幹可以開車或騎車,一般員工就是要靠雙腿;台幹可以不穿制服, 不打卡,使用較好的設備,許多資深陸籍員工還在用CRT顯示器;陸籍人員做個十幾年頂多當上經理,不可能給更高的職位,台幹們的職位則是從經理起跳。
這種特意建立台幹優越性的好處就是易於管理陸籍員工,台幹在職位上就已經是高人一等,再加上隱於各種規定中的台尊陸卑,陸籍員工是真的比較聽話,但是優秀陸籍員工的職場天花板可能很快到來,無法留下。
而我現在工作的台幹角色則是後者,陸籍員工任經副理的比比皆是,餐廳只區分副理以上及以下,不以台陸區分。公司還特別交待台幹的伙食不可以比一般員工好。無明顯的區分後,人員管理就比較困難。這邊的勞動條件每項都比國家規定的還要優渥,卻仍無法滿足員工。
一位台籍主管發現所轄員工申請加班卻在睡覺,就不准加班,竟引起該單位串聯罷工,要求撤換該台籍主管。這在前者是不可能出現的狀況。公司拔擢培養陸籍人員 的企圖似乎沒被瞭解,台幹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在陸資企業工作,陸籍員工們自組的論壇仍免不了以「台陸」看事情。
幹部在地化 考驗台幹
聽其他朋友說過他們公司各單位(包括最小單位)的最高主管一定是台幹,一旦出什麼狀況,台幹一定可以接的上手。有些公司則是重要單位決不會讓陸幹領軍,以免日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台幹角色在不同企業各有不同。
台幹本身也會因派駐方式不同而有別。無根台商所雇的台幹,因在台灣已無公司了,這些台幹領的是境外薪水,與台灣的關係較淡,可能連家人都一起到中國多年,在中國買車買房,可以說已經離不開中國了,在工作上顯得穩定。
有些台幹則是台灣公司派駐。雖說是長期派駐,但與台灣母公司關係還在,派駐合約不會一簽10年,母公司可能隨時調其回台,這種台幹較不易在中國生根,工作 上相對不穩定。陸籍員工也看在眼中,今天就算對這位主管輸誠,過幾日可能換另一位,還是先確定你會做下去再說吧。
其實任何本國企業到外國發展時都會遇到「在地化」的問題,初期一定是仰賴自己的人馬,培養當地人才會是終極目標。只不過因當地人員的素質,可能延緩或加速這一天的到來。
台幹們也該想想自己的未來,是要就此轉化在此生根,還是準備隨時撤退回台?留下來的心態調整好了嗎?離開大陸後的大陸經驗是否還是個優勢?
周董管你媽媽嫁給誰 wrote:
隨著產業性質、企業文...(恕刪)
樓主是作者阿~~~~哇
這篇在中時也看的到 欽佩萬分
法海/桃園
作者是法海住桃園~~
© 1995 - 2010 China Times Inc.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勿任意轉載違者依法必究。
~~~ 才高就一斗 一步並兩步 懷才不遇笑人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