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版上住文山區的大大多不多
最近 尤其是萬芳醫院那一段路 都是新的柏油路
怎麼新的路比舊的路還糟糕?
怎樣糟糕法?
舊路騎車開車都還不至於顛波的太離譜
但是新路 卻是一整路都在顛....
興隆路再怎麼樣也算是文山區的主要幹道吧?
路怎麼可以差勁到醬....
第一次是先把人孔蓋降到離路面40cm的下面
第二次就全面銑鉋加鋪把道路鋪平
第三次再把人孔蓋提升至於路面平整
只是第二次完成後覺得平整的比例好像不是很高......

第三次施工後會變成怎樣
就讓大家先想像吧
其實濱江街這邊也是一樣
高低起伏的很明顯...........

整個就像在開船一樣
ESQ wrote:
不知道版上住文山區的...(恕刪)
以下轉貼至臺北市政府_Fun臺北_臺北好生活 ─ 路平專案
路平專案施工步驟主要分3階段:
STEP1
表面除疤──孔蓋調降
如果路面上既有孔蓋呈現高低不平,更新後路面雖然是新的,仍會因為孔蓋而凹凸起伏。因此在辦理路面重鋪前,要求管線機構把使用率過低的孔蓋移除,或調降到路面以下,讓之後為了改善路基而重鋪的工作更順暢,這個階段約有2週時間路面呈補丁狀況。
深層治療──路基改善
因為路面龜裂,或過去挖掘回填不實造成路面下陷處,研判路基狀況,用瀝青混凝土或者碎石乾拌水泥進行改善,讓道路體質更扎實,這個階段約需2週的施工時間。因此,整個步驟1的作業依交通流量及孔蓋數量,大約會花費2至4週的時間。
STEP2
全面換膚──路面銑鋪
為了提升用路人的行車舒適度、增加重新銑鋪後路面的耐久性,以及調整道路縱橫坡度,路寬超過8公尺道路銑刨重鋪的厚度,由過去5公分增為10公分,封閉道路施工時間約12小時。
術後保養──養護6小時
路面完工後,是否有適當的養護,也影響道路品質好壞。瀝青因為溫度高,就像剛出爐的花生麥芽糖容易變形,如果立即開放通車,路面承受載重後容易擠壓破壞,影響耐久性及平整性;因此需要養護6小時或路面溫度下降至攝氏50度以下,才可開放通車。
STEP3
升級美容──孔蓋提升齊平
人孔蓋負有維繫民生管線與都市防救災的功能,對於重要的孔蓋仍有保留於路面的必要;因此路面完成換膚後,於2週內進行重要孔蓋的提升,提升的數量只有原數量的20%,並與路面齊平,以達到「路平、孔平、路面亮晶晶」的水準。
為了長遠行車平穩流暢著想,樓主就再忍耐一段時間吧!

高丸楊 wrote:
以下轉貼至臺北市政府_Fun臺北_臺北好生活 ─ 路平專案
路平專案施工步驟主要分3階段:
STEP1
表面除疤──孔蓋調降
如果路面上既有孔蓋呈現高低不平,更新後路面雖然是新的,仍會因為孔蓋而凹凸起伏。因此在辦理路面重鋪前,要求管線機構把使用率過低的孔蓋移除,或調降到路面以下,讓之後為了改善路基而重鋪的工作更順暢,這個階段約有2週時間路面呈補丁狀況。
深層治療──路基改善
因為路面龜裂,或過去挖掘回填不實造成路面下陷處,研判路基狀況,用瀝青混凝土或者碎石乾拌水泥進行改善,讓道路體質更扎實,這個階段約需2週的施工時間。因此,整個步驟1的作業依交通流量及孔蓋數量,大約會花費2至4週的時間。
STEP2
全面換膚──路面銑鋪
為了提升用路人的行車舒適度、增加重新銑鋪後路面的耐久性,以及調整道路縱橫坡度,路寬超過8公尺道路銑刨重鋪的厚度,由過去5公分增為10公分,封閉道路施工時間約12小時。
術後保養──養護6小時
路面完工後,是否有適當的養護,也影響道路品質好壞。瀝青因為溫度高,就像剛出爐的花生麥芽糖容易變形,如果立即開放通車,路面承受載重後容易擠壓破壞,影響耐久性及平整性;因此需要養護6小時或路面溫度下降至攝氏50度以下,才可開放通車。
STEP3
升級美容──孔蓋提升齊平
人孔蓋負有維繫民生管線與都市防救災的功能,對於重要的孔蓋仍有保留於路面的必要;因此路面完成換膚後,於2週內進行重要孔蓋的提升,提升的數量只有原數量的20%,並與路面齊平,以達到「路平、孔平、路面亮晶晶」的水準。
...(恕刪)
等一下一定會有人說
1.為什麼不一次做好?
然後就會有人跟著說
2,這樣大家才會有錢賺。
我猜10篇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