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說說自己剛開始用網路的那個年代吧.....民國83年...

第一台電腦,小學6年級時,appleⅡ(當時市面的電腦還有王安和小教授),沒有作業系統,要玩遊戲是用錄音機放錄音帶傳的,有小蜜蜂和超級運動員還有賽車,要先在電腦上打個指令,然後按下放音鍵,傳個3-5分鐘才能開始玩,這操作方式有些人可能連聽都沒聽過。
後來磁碟機比較廣泛了,才有dos系統,有開機片,跟錄音帶比起來是又快又好;之後換286的時候還是單色的螢幕,玩三國志大富翁還有賽車,到386改彩色時還感動了一把,那時候的硬碟才30MB,還很貴。
接著是網路開始,從144到288到56K,一直到現在還覺得網際網路真的是倍速的開拓了人類有限的視野,但伴隨而來的代價也不小,人們也不再單純了。
我的第一台modem是1200 baud的, 把話筒饋在上面那種! 剛出來工作就是從事modem開發, 參與過33.6k/56k modem開發.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joe641011 wrote:
說說自己剛開始用網路的那個年代吧.....

微軟IE 還沒放入95。
那時是去711 買那叫啥的卡,
N,,,什麼的
這篇居然置頂了

以前上網很貴的
每次說現在的小孩很好命他們都不相信
風吹著我像流雲一般
我是國小就開始接觸電腦
我是第一屆開始有上電腦課
那時候應該是民國78年

也差不多在那時候 上了國中
家裡買了第一台286電腦
單色顯示器 沒有硬碟
主要還是拿來玩遊戲

真正開始接觸網路應該是在民國82年左右
看同學有裝數據機 連上BBS
自己也買了一台 主要就是為了抓幾張美女圖

自己的成長歷程 就是伴隨的個人電腦的發展
不過到現在反而對電腦沒有那麼依賴
更多是利用手機獲取資訊 玩遊戲
嗯,速度是一回事,多媒體網路內容隨著網速增加而快速豐富,部落格、公司網頁、網購,都是用戶愈來愈多的原因及結果。
老人味飄出螢幕了~APPLE II + 磁碟機(更早之前是用「錄音帶」儲存,那時沒有拍照片)
那個時候還沒有網路可運用在家裡的電腦端,之後才買了2400bps的數據機撥接上網(民國70多年吧?實際年代忘記了)

大一時候跑到台北NOVA自己買零組件回來組
Pentium-133
16M Ram
安裝windows前還要先手動掛載光碟機 MSCDEX.EXE

大一暑假買入第一台數據機14400bps 老闆用1.44M磁碟片copy "Telix" 撥號程式給我
那時候已經有TaNet BBS了.....
各地區TaNet學術網路節點最高是T3 3Mbps的樣子....

早期一些大學都還有撥接的服務,我高雄都撥中山大學

對了~大四的時候中華電信在淡江大學校外住宿街上開放第一條ADSL
那時候去淡江朋友校外租屋處看到,好是羨慕....
記得那時候IP還是淡江校內的IP
https://medium.com/@ln1202
好懷念喔~

小時候第一次用電腦是1992哥哥的麥金塔筆電 但那時候只會玩簡單的畫筆 踩地雷之類的東西
在國小國中的時候 應該是1992~1995之間八 都是跑去同學家裡玩486 用DOS開機的那種 只會玩幾個模擬飛行遊戲

高中那時候是Windows 95~98的時期,高中暑假的時候,當時唯一打過的工,就是幫人裝電腦,印象那時候是 Pentium Pro -> 2之間 只印象當初一直想辦法把266MHz的操到400MHz !
第一次上網也大概都在這個時期,用撥接或是在學校上BBS

大學 就真的是電腦網路爆炸,學生必學HTML SQL etc...
一上大學西元2000那年, 中山大學每個學生都送了一台Pentium 3 Celeron 566MHz的電腦 這台的作業系統從一開始的windows 98 -> 98SE -> Window 2000 Server -> FreeBSD 4.x ,那台一直到畢業都還在為宿舍網路貢獻著大約120gb的硬碟容量~ (那個年代120g 可以放好多電影了 )

話說那時期最夯的就是從新加坡買IBM IDE 60GB的硬碟 跟 SCSI 36GB萬轉硬碟
版主提到的DLink 530 3COM 3C905 Intel 82xxx 都歷歷在目阿 那時候還出現過,宿網裡 螃蟹卡晶片出包, 一堆人MAC一樣,我們到處幫人燒新MAC Address

大概大二出了初代的Pentium 4 後 為了不要只跑鳥鳥的1.6GHz 100倍頻的版本, 硬著頭皮買了RAMBUS 不但配了一塊Ti4400 硬是把倍頻操從400MHz操到533HMz CPU從2.4GHz 操到2.66GHz,沒想到隔年P4就出 166倍頻版 DDR2 2.56~2.8GHz了 再後面一年RAMBUS就變成垃圾了~

話說大概是大2左右 接手了哥哥的IBM T21p -> 這台真的是神蹟,到現在超過20年了 不但可以開機 可以裝windows xp / linux ubuntu 我有陣子為了測試靜電ESD 都還得靠它! 超級頭好壯壯,曾經還從二樓滾到一樓都沒事~
民國71年 1982年,家裡買了第一台電腦 Apple II(果粉?原來在當年就埋下伏筆了),讀資料是放在錄音帶的,單色螢幕。

後來開始PC流行的的年代,又買了第一部PC電腦,宏碁 8086 CPU 640k記憶體,一樣是單色螢幕,沒有硬碟,但是有兩部高級的5.25的磁碟機(FDD),用高級的360kB,雙面軟碟片,打孔後可以兩面用,用天龍中文+賽諸葛或是倚天中文+PE II。後來存了一點錢,加上父母贊助,升級了10M硬碟。

剛開始學寫程式,都是用BASIC,後來進階到實用的商業電腦,學的是Fortran程式語言,輸出入裝置是打孔紙帶。學PASCAL程式語言是後來的事了。

退伍後,進入電腦公司工作,負責維護大型主機系統,使用迄今還在使用的COBOL程式語言的商用電腦。
我用過盤式磁帶機,用過像洗衣機般大的80M硬碟,8"FDD,連線都是RS232接1200bps數據機(MODEM)


只剩下一張嘴可以憶當年...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 10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