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時的特種部隊
明朝的特種部隊: 關寧鐵騎
關”係指山海關,“寧”係指寧遠,關寧鐵騎 係由名將袁崇煥創立~~袁力主“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因此袁在遼民中精選身體強壯者充實軍隊,及培訓大批遼將,苦練出一支戰鬥力強的騎兵,部隊後被稱作 關寧鐵騎。寧遠大捷擊敗八旗軍的精銳部隊~~古今以來最強悍軍隊排名中,關寧鐵騎的排位從未出現在三甲之後.....可顯示出其戰鬥力 的認可性
寧遠大戰中,袁崇煥以1萬關寧軍鬥敗13萬八旗鐵騎,寧錦會戰中,關寧鐵騎徹底擊敗滿洲八旗大軍。當時明軍不過七萬人,卻使滿洲人難越寧錦防線半步,後皇太極率軍經蒙古入侵北京,關寧鐵騎星夜馳援,九千關寧鐵騎於北京城外硬擊十萬八千清國八旗軍,八旗軍最終敗退~~此戰足以體現關寧鐵騎強大戰鬥力吧。
袁死後....吳三桂 是明未少有的猛將,他所繼承的 關寧鐵騎 , 是唯一敢於與滿清八旗兵進行野戰較量的部隊,在反復廝殺中,吳三桂再次打出了“關騎”的威風,成為威震關外的勁旅。“關寧鐵騎”其後追隨吳三桂南征北戰~~直至三藩之亂結束才被平定~~其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
如不去討論袁崇煥時期,單就吳三桂時期的戰果亦足以證明 關寧鐵騎 既強大。係軍事觀點來看,關寧鐵騎 的的確確 係 常勝軍。
彭孫飴《平寇志》記載其部戰況 <關寧軍東西馳突,賊以其左索而右拂之,陣數十交,圍開複合> 戰果是李自成大敗,狼狽逃走。緊接著,迎擊降清復叛的賊將薑襄,鏖戰榆林劉登樓,撃敗明軍精銳朱森斧於階州,撃敗農民軍王永強於同官,平陝西,攻四川,克貴州,收雲南,滅南明!!!! 吳三桂所率之關寧鐵騎 由關外打到關內。由東北打到雲南, 馳騁沙場, 縱橫千里~ 其部戰必勝,攻必克,若無吳三桂 關寧鐵騎 襄助,滿清可輕易平定天下嗎??? 就此戰功而言,說關寧鐵騎為古今最強悍軍隊之一…..相信當之無愧吧
關寧鐵騎的兵器:三眼神銃
http://home.gamer.com.tw/blogDetail.php?owner=yates&sn=12648
三眼神銃,柄長約四尺五寸,共有三個槍管,各長一尺五寸,槍頭突出,圍柄而排,有準星,以燧石擊錘點火的方式發射,槍管可旋轉,一個槍管擊發後下一個槍管自動轉到點火位置,輪流發射,平射距離可達40至50丈。全槍由純鐵打造,重約15斤。子彈也不是明軍如今已普遍採用的銅殼定裝彈,而是類似於佛朗機子母銃的子銃那種的開花彈,內裝火藥,摻有鐵砂鉛丸。子彈發射完畢後,亦可作為近戰武器。(很好使的鐵榔頭)
三眼神銃全長約120釐米,共有三個槍管,槍頭突出,全槍由純鐵打造,射擊時可以輪流發射,是關寧鐵騎的標準裝備。發起衝鋒時,遼東鐵騎即沖入戰陣,於戰馬上發動齊射,基本上三輪下來,就能衝垮敵軍。但問題似乎也未完全解決,三槍打完後怎麼辦呢?一般說來,換兵器是免不了的了,但中國人的智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驗證,這把火銃之所以用純鐵打造,槍管突出,是因為打完後,吹吹槍口的煙,換個握法,把它豎起來使,那就是把十分標準的鐵榔頭。人騎著馬沖進去,先放三槍,也不用裝彈,放完掄起來就打,這麼幾路下來,估計神仙也扛不住。
論關寧鐵騎為何有戰鬥力, 有一本白話歷史"明朝的那些事"中有生動的描述
關寧鐵騎是一群不太正常的人,他們和以往的明軍騎兵不同,不但是因為他們經過長期訓練,且裝備先進武器三眼火銃(既當槍打,又當棒使),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是既得利益者。
根據袁崇煥的原則「以遼人守遼土」,關寧鐵騎的主要成員都是遼東人,因為根據以往長期實踐,外地人到遼東打仗,一般都沒什麼積極性,愛打不打,反正丟了就丟了,正好回老家。
而對於關寧鐵騎來說,他們已經無家可歸,這裏就是他們唯一的家。
但最終決定他們拼命精神的,是袁崇煥的第二條原則:「以遼土養遼人」。
和當年的李成梁一樣,袁崇煥很明白,要人賣命,就要給人好處,在這一點上,他毫不含糊,只要打仗就給軍餉,此外還分地,打回來的地都能分,反正是搶來的,也沒誰去管,愛怎麼分怎麼分,更有甚者,據說每次打仗,搶回來的戰利品,他都敢分,沒給朝廷報賬。
這麼一算就明白了,拼死打仗,往光明了說,是保衛家園,保衛大明江山,往黑了說,打仗有工資拿,有土地分,還能分戰利品。
國仇家恨外加工資外快,要不拼命,實在沒有天理。
因此每次打仗的時候,關寧鐵騎都格外激動,所謂保家衛國,對他們而言,絕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因為踩在腳底下的那塊土,沒準就是他自己的家和地(地契為證)。
而且這幫人的精神狀態明顯不正常,跟打了雞血似的,一點不害怕,且戰鬥力極強,見人就往死裏打,身中數箭數刀,依然死戰不退。
在這群恐怖的對手面前,戰無不勝的後金軍,終於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經歷:崩潰。
rogerkuo2001.tw wrote:
看看古時的特種部隊
...(恕刪)
上了一門歷史課
好文

http://www.facebook.com/MiniLin.fans
超萌系美少女Mini 粉絲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