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地方首長無意提昇道路品質當然就繼續因循苟且(柏油厚度薄,施工要求低,孔蓋與路面高度有落差,任意開挖之情況過於普遍,開挖後回填也不確實...)經費不足只是藉口罷了新聞標題:路見不平 勾結舞弊挖不完新聞標題:新營大手筆翻修道路 市民意見多新聞標題:涉瀝青弊案 前議員判18年新聞標題:人孔蓋不平 住戶憤難平新聞標題:鐵板路挖挖挖! 500米內60人孔蓋新聞標題:修馬路做半套 柏油只鋪快車道
似乎牽扯到地方派系分贓的關係,很多承包商都是跟政客們有關係的,試問若製做品質好的道路,卻不容易損壞,那又怎樣繼續挖挖補補呢?會有許多人失業的(很諷刺吧),每次的挖挖補補就是現金的流動,前幾年好像台北還是高雄有個負責規劃道路品質的承辦人,他也是因為想要提升道路品質,但本身似乎也有點品德上的小瑕疵,就被承包商們找到藉口弄下台,總之道路施工牽扯到許多政治利益、黑白道的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