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失敗?

新聞一:
我國參加二○一○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四名參賽學生全數獲得金牌,依選手總分計算排行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在六十個參賽國中,台灣是唯一全數奪金的團隊。

新聞二:
台灣主辦第11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昨天頒獎,台灣在16個參賽國家及地區中,獲5金1銀4銅及6面榮譽獎,總成績第一,也是首次包辦個人獎前三名。

新聞三:
全球規模最大的學生科技競賽「微軟潛能創意盃」日前在波蘭華沙舉行決賽,由交大學生所組成的兩組團隊「超智能電表」及「Jigga-Dongxi」;分別參加「嵌入式系統組」及「2020願景創建大獎」兩項比賽,雙雙獲得冠軍的佳績。

讓我比較欣慰的其實是下面這一則新聞

台中縣好書交換邁入第七年,17日全縣22個圖書館,同步好書交換,今年適逢馬克吐溫逝世100週年,大里市立圖書館特別邀請張素貞老師,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帶領小朋友閱讀馬克吐溫著名的作品「跳蛙」,從中認識馬克吐溫獨特的筆調和幽默。
個人主觀不喜歡強調菁英主義的教育制度

前面三則算的上教育成功嗎?
留待人們評定

學生真的沒有好表現?

我內心的想法
這真的才是大人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每天遇到的
''有功無賞 打破要賠''
2010-07-18 14: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教育
誰管教育成功不成功阿!
而是那些得到XX澳林匹亞的學生之後可以申請到好的學校
對於要出國申請大學或研究所的應該有不小的幫助吧~

這叫做教育的m型化...

有資源的拼命給他

沒資源的放著爛

---
而中層階級的則是越來越弱不經風....被父母寵壞了...

話說我們去年的新生...這學期結束8個說要轉系退學休學的...

問位啥? 不想畫圖 太操 不想算結構 想去讀軍校... 總之沒一個說的出對自己負責任的理由
我這屆班上有個傢伙三年級突然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保險 轉系去離家比較近的學校 馬上近他哥哥的公司 至少這種知道自己在做啥 不過那幾個小孩問他未來想怎樣沒人說的出大概

不過說想去讀軍校的這個月跑回來跟老師說軍校更恐怖...說要回來...
吾的頭像不是狗.....是德國動物園的北極熊弩特...幼熊樣
good job wrote:
誰管教育成功不成功阿...(恕刪)


這...不好意思我個人不愛做這樣的延伸
單純有感於部分新聞討論(數奧)

至於申請國外大學 應該是有幫助的

beardoll wrote:
這叫做教育的m型化....(恕刪)


相當同意
太多太多的考驗
做人比做事重要-馬總統英九說的

空白 '' wrote:
新聞一:
我國參加二...(恕刪)
LoveMiffy wrote:
做人比做事重要-馬總...(恕刪)


嗯 沒錯

我只是覺得台灣很奇妙
存在太多太多的''潛規則''

教的是這樣(理想) 做的是那樣(現實)
太多太多的考驗
學生時後,語言敎的是誠實,說到做到,不可隱瞞.
出了社會,語言用的是技巧,說歸說,白紙黑字都可能不算.不隱瞞如何生存.

這算不算,學非所用?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