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
我國參加二○一○國際生物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四名參賽學生全數獲得金牌,依選手總分計算排行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在六十個參賽國中,台灣是唯一全數奪金的團隊。
新聞二:
台灣主辦第11屆亞洲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昨天頒獎,台灣在16個參賽國家及地區中,獲5金1銀4銅及6面榮譽獎,總成績第一,也是首次包辦個人獎前三名。
新聞三:
全球規模最大的學生科技競賽「微軟潛能創意盃」日前在波蘭華沙舉行決賽,由交大學生所組成的兩組團隊「超智能電表」及「Jigga-Dongxi」;分別參加「嵌入式系統組」及「2020願景創建大獎」兩項比賽,雙雙獲得冠軍的佳績。
讓我比較欣慰的其實是下面這一則新聞
台中縣好書交換邁入第七年,17日全縣22個圖書館,同步好書交換,今年適逢馬克吐溫逝世100週年,大里市立圖書館特別邀請張素貞老師,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帶領小朋友閱讀馬克吐溫著名的作品「跳蛙」,從中認識馬克吐溫獨特的筆調和幽默。
個人主觀不喜歡強調菁英主義的教育制度
前面三則算的上教育成功嗎?
留待人們評定
學生真的沒有好表現?
我內心的想法
這真的才是大人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每天遇到的
''有功無賞 打破要賠''
good job wrote:
誰管教育成功不成功阿...(恕刪)
這...不好意思我個人不愛做這樣的延伸
單純有感於部分新聞討論(數奧)
至於申請國外大學 應該是有幫助的
beardoll wrote:
這叫做教育的m型化....(恕刪)
相當同意
太多太多的考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