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殘障朋友在街頭賣的貨品,會讓你「看了」想買嗎?

又看到殘障朋友坐在輪椅上,辛苦的在街頭叫賣貨品。
人潮來去匆匆,但似乎捧場的人不多。
我隨著叫買聲,轉頭去看看這些貨品,
是衛生紙、棉棒..等等,自己私下想想,這些貨品似乎都不是讓人「看了真正想買」、「會湧現消費意願」、或「在這種場合,有購買這樣商品」的意願。

過去我也曾在街頭購買過殘障朋友所叫賣的貨品(說實話,當時買的貨品其實不是我需要的,但實在沒得挑)。一問價錢,竟然一包一百元(很久以前,也是這樣的價錢),實在稍貴了。

當時我買了殘障朋友的商品,但也因此讓我當天餓肚子。因為我僅剩的吃飯錢(我不是什麼"好野人"),就換得了一包其實我不需要、且覺得價格太高的商品。

我在想,
是誰幫這些殘障朋友設計這樣的貨品規格與價格

為什麼在任何場合,都是賣這樣制式化的商品,沒有因地制宜、或視天候、時段販售特定商品?如果是一般想賺錢的小販,應該會挖空心思,細心觀察在某地段的人們,傾向消費哪些東西吧?

還有價格,一定是一包100元嗎?如果購買某些特定商品,都一定得是這樣的價錢,就算是「愛心」,也會被消耗殆盡。

我在不同的街頭上,聽到、看到不同的殘障朋友,賣的貨品八成類似,價格卻幾乎一成不變,似乎成為制式化的價格。

我在想,倒底是誰幫這些殘障朋友「設計」這樣的貨品類型、與制訂這樣的制式價格。(有記者女士、先生,或社福團體、政府相關機構的人知道嗎?)

如果是郭台銘、或松下幸之助,也在這裡叫賣商品,所設計的商品與制訂的價格,應該會不一樣吧?

如果您「剛好是幫殘障朋友設計這些商品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可以做些改變嗎?相信更能幫助這些辛苦的殘障朋友。

大家有類似的看法嗎?
2010-07-01 23:13 發佈
要不然你要他賣什麼
扛著幾幾台PS3 Xbox
還是說賣潮T
會買 通常就是買愛心
Who Care商品是什麼
不過這年頭 街頭愛心 還是少買
誰知道錢跑到那去
應該沒人幫他們設定
可能就殘障朋友相互COPY
如果他們能依商圈、特定顧客、形象包裝...等等
我想會編入大公司後勤吧

他們就是不懂那些

看了會想買嗎?
當然不會
除了擺設問題外
最主要的問題是貨源
消費者會質疑貨源來由
會買的大多基於同情心


在街上賣物品最賺的其實是宗教系統
扛著背後若大的商標
一堆發願做好事的路人就會捐了
商品是"做好事有好報" = ="
一個缽收遍天下

但很多都不是真的僧人
不捐錢他還會敲一下缽 = ="
尊爵小黑 wrote:
不過這年頭 街頭愛心 還是少買
誰知道錢跑到那去...(恕刪)

有傳出什麼內幕?
或新聞有報導過嗎?
畢竟這些殘障朋友也是很辛苦。
的確是如此.....
有一次我騎車在街頭看到一個殘障的原住民沿路在賣類似的物品.
心裡很想幫祝他.但又不想拿他賣的東西.
於是我拿100塊給他就騎車走了.
沒想到他卻很生氣的在後面叫我說:
"我不是乞丐.你不要污辱我.把你的錢拿回去!!"
於是我趕緊折返回去.挑了一包面紙<裡面有好幾小包的那種>
然後跟他說:對不起~我付錢卻忘了拿東西.....

事後也想過這問題...除了幫助別人外還要考慮到他們的自尊心.
然後想說如果他們穿著乾淨整齊一點.賣的東西品質好一點.
價格不要高出市價太多.我想應該會有更多人願意幫忙他們的.
我倒是常跟阿公阿嬤買口香糖~
就當日行一善也好.
因為能做善事也不是能天天遇到的.
遇到就做一下吧,積點福德..
典藏盆栽http://www.wretch.cc/blog/mhhuangf/
不過一般而言..

那些坐輪椅賣東西.背後還有一個阿桑推 ,大多是假的 ,至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殘障 ,因為看腳都好好的

而且賣的東西大同小異 ,都是一些成本便宜 ,品質不怎麼好的東西 .買了你不見得會用

合理懷疑這個都有固定集團 ,會提供商品 ,而且每天都在路邊小吃餐廳來來去去 ,總之覺的有懷疑我就不會去買

我寧可在電影院前碰到腦麻的朋友賣口香糖.雖然貴了一點,而且我也不吃,不過我通常會買二條

夜巿行乞的.我也不捐 .雖然看起來讓人同情 .不過這個社工人員都應該要介入吧 ,其實很閒的人可以在一旁觀察一小時 ,看他都在做什麼
我的blo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foxhuang/
pc1200 wrote:
又看到殘障朋友坐在輪...(恕刪)


抹布有買過,超不吸水,所以以後都不買抹布

口香糖最常買,偶爾做做善事,幫助需要的人
既來之則玩之
每次看到天橋上的殘障朋友

實在是很不忍心

不過他們賣的東西 真的沒有什麼實用性啊

應該都是黑道包養的居多~ 我都不會買也不捐~ 賣彩卷的才會幫忙一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