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所謂的「捷」運,因為必須等好幾班列車,都變成「慢」運,多花乘客二十分鐘。
不少搭捷運的乘客都不滿抱怨擠不進車廂,也都目睹文湖線因為車廂很窄,但座位卻「大如單體馬桶」,非常佔空間,導致車廂都被「單體馬桶座位」盤據,讓能擠進車廂的乘客非常有限。
乘客排隊時,有時會彼此交換意見,認為為何不把這些龐大的「單體馬桶座位」移走,挪出為可站立的空間。其實每節車廂只要保留頭、尾兩端座位,兩端座位都劃為「博愛區」或「博愛座」,然後再把列車左右兩側座位全都拆除,不是能讓更多乘客擠進搭乘嗎?
畢竟「捷」運,就是要能讓旅客快速上車,並抵達目的地。如果大家都擠不上去,都要多花二十分鐘排好幾班車,豈不是「慢」運嗎?
乘客閒聊時反應,有人早跟北市府建議過,但都沒有採納。
市府為何不改變呢?真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