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繁體字消失了,對日文的漢字(平假名)是否有影響?

最近繁體字的議題常被討論到
突然想到如果繁體字消失了,對日文的漢字(平假名)是否有影響?

lincy.
2006-04-21 13:03 發佈
不會
一是日本人的天性(喜歡自成一個系統)
二是日文的漢字也有一些慢慢改用簡體字(但與最近的簡體字化無關,其實有些是古字)
不會!!

漢字是漢字
中文是中文

雖然你看得懂人家的漢字
不過已經是人家自成一格的文字了
(甚至有不少是原版中文沒有的自創字)


PS.有不少常用的中文語句其實還是從日本"逆輸入"的
Ex.社會,解放,經濟(想不到吧...)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不會,繁體字消失代表你也應該不在了,既然都不在了,又何必在意呢~
附帶一提,文字的問題,香港應該更要比我們憂心吧,
他們用的也是繁體,只不過多了一些香港的用字,
現在的香港也沒有因為大陸人多了,而將所有的文字改成簡體阿。

那個已經算是「日文」了
「中文」繁體字消失,根本不關他們的事...
無尾熊的尤加利樹: http://magic0623.wordpress.com
這邊要解釋一個觀念, 所謂的假名當然就不是漢字.

日文有假名, 當然也有真名, 而真名就是漢字.
所以把漢字跟片假名扯在一起是錯誤的.

日本的漢字有一些是日本人自己製造的, 例如: 丼(Don), 嶋(Shima).
有一些簡體字是日本人自己的簡體字, 例如: 渋(澀), 咲(嘯).

而有一些日文的字眼跟中文完全扯不上邊的, 例如: 怪我(受傷).

現在很多字眼的確是從日文傳過來的, 因為以前很多人直接從日本翻譯書籍,
所以經濟, 主義這種東西的確就是日文.

棒球裡面的" 三振" 也是. 日文的振其實有揮棒的意思.

日文只是借用漢字, 裡面的文法什麼的其實跟中文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過說真的, 以後要看到繁體字, 恐怕只有在日本才看得到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在DTP還沒有成為主流之前,二十年前台灣的書籍排版系統幾乎都是用日本的,當然裡面的字型都是日本人造的,尤其是教科書及參考書。有點規模的排版公司都是用日本系統(寫研、森澤...),所以我們已經讀了日本人造的字型好幾十年了~~~~
dearjohn wrote:
這邊要解釋一個觀念,...(恕刪)



是 漢隸古字,據說 可 參考 康熙字典

幾百年前 日本人應該還是用 中文 的吧

漢字 萬變不離其宗 總是 象形; 指事; 形聲; 會意; 轉注; 假借

有一種說法
日本文學研究到最後會發覺是 中國文學


最好玩的是 日本二戰 軍歌
有 "討匪行"

歌詞 也有 "朝天闕"

覺得日本是很願意接受任何改變的民族
之前聽說, 他們也在推行廢漢字及限制漢字....

小弟記憶有點模糊, 有興趣的證實一下

http://bufery.myweb.hinet.net/chinese.htm

之前有針對日本漢字寫過一些作業,所以看了一些日文漢字的演進的書,日本漢字當然一定是從中國學來的沒錯,只是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已經成為日本文化以及歷史的一部份了。也因為日文漢字已經成為日文的一部份,再也不會因為中國文字而改變(除了一些特殊的新事物的翻譯上也許漢字會直譯),很多時候因為日本現在也是個經濟大國,反而很多字詞還是由日本反輸入至中國或台灣。

具我所知
日本人雖然學中國漢字,但是一方面也是有自己創造漢字,雖然在當時是中國的漢字的地位為上,而日本人自己創造的漢字的地位為低。但是現在來說都已經成為一體。以無尊卑之分。

關於廢漢字的事情,我沒有在日本人口中聽到,甚至於我問他們他們也不太了解自己國家有想要廢漢字,還有驚訝之情。但是具我當時為了寫作業而去查的日本作者的書,是有提到的確日本有想要廢漢字! 只是情形跟韓國一樣,有保漢字派也有廢漢字派。安本美典在1963年的言語生活雜誌內發表了篇"漢字的將來"的論文,其中提到一個漢字字數的調查統計數據。日本文學自1900年(明治33年)至1955年(昭和30年)取出一百名作家的一百篇小說,再自其中各取出一千字,統計結果是漢字含有率直線下降。她做出了個推論,若是照這樣的情形下去,日本的漢字將會在2191年完全消失。

因為看的書不只一本,在哪本書中提到的我也忘了,不過我記得有看過有作者提到,要人為廢漢字是不可能的。因為日文發音中,有太多字詞是一模一樣的音,但是要靠漢字來確認是哪一個意思。例如光是kouenn的發音就有公園,公演,光焰,好演,宏遠,広遠,後援,後園,香煙,高遠,講演...等完全不同的漢字字詞。所以我想要廢漢字的話,日本政府也應該要想出對策才比較好。

不過說到日本民族是個廣吸收的民族是正確的,他們自己也都認同自己很會吸收外來文化。像現在的潮流是外來語越來越多,在生活上幾乎所有流行新鮮的事物都已用外來語代替,只有一般常用的字詞或是古老文化才看的到更多的深入的漢字。對於日本民族我的看法是,世界上誰強大誰優秀他就學誰,然後再把對方的文化融到自己生活中,然後更值得佩服的是他們會學習到極至,然後再將它發揚光大。所以有人說,日本民族的文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