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只要誠心悔過,就可以不用執行死刑了嗎?

昨天,最近一直大聲疾呼廢死的張娟芬又發表了新文章,在她的文章裡面有這一段話:

民眾都相信,法官會下死刑判決,一定是那人罪大惡極,不可能改過遷善。但有一則判決卻出現這樣的矛盾:
法官一方面認為被告到案後「坦承犯行,態度良好」、「接受宗教輔導,對獄中教誨反應良好」,
但接下去卻又前言不對後語地,依舊判處死刑。

張娟芬認為,被告對教誨反應良好,有改過遷善的可能性,那麼法曹判處他死刑就是"矛盾",
然而,這樣的說法真的有理嗎?

日本被害者協會的創辦人本村洋先生,曾經應邀前往德州採訪一位即將被執行死刑的犯人,
當本村與那位犯人見面時,他相當驚訝於那位犯人所表現出的寧靜與莊嚴態度,
在他看來,那位待執行者簡直就像是"聖人的面容".

不過,當他回國之後,有人問起他說:
"既然犯人悔過向善了,那是否還應該將這人處死呢?"

對此,本村先生的回答是:
"殺了人的人,不管再怎樣脫胎換骨,也應該接受「死刑」的處罰;即使是成功脫胎換骨的人,也無法逃避死刑的制裁。這個社會,必須從此一事實當中不斷學習到教訓才行。
因為,不管怎樣,被害者都再也無法返回人間,而被害者的憾恨,與遭人斷絕的夢想及希望,
是無論用什麼東西也無法償還的。因此,儘管犯人是位少年,也必須處以極刑;這是我心中不容動搖的信念。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將此人以命償命的高潔模樣記在心中,並流傳下去."

死刑,與"改過遷善"之間,並不像張娟芬所講的充滿了矛盾;
相反地,死刑,是一個罪大惡極的人,所能展現出最有誠意的贖罪方式!
2010-04-15 14:41 發佈
cclelouch wrote:
當本村與那位犯人見面時,他相當驚訝於那位犯人所表現出的寧靜與莊嚴態度,
在他看來,那位待執行者簡直就像是"聖人的面容".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無欲則剛...

所以
當一個完全沒有生存希望的人
他所能尋求的
只有宗教中的來生跟救贖...當然會看到類似聖人面容般的肅穆與莊嚴
鵬摶九萬,腰纏十萬,揚州鶴背騎來慣。事間關,景闌珊,黃金不富英雄漢。一片世情天地間。元。喬吉
道歉有用就不用叫警察了。

同樣的,死刑犯悔過如果就罪不及死,那被害者(家屬)不就只能自認倒楣?
這是那門子的道理?
先有死刑...後有悔過...
沒有死刑...悔過不曾出現...
cclelouch wrote:
昨天,最近一直大聲疾...(恕刪)


殺~很~大~
沒有退路時
人才會變的想改過向善

可是當你給他機會時
他一出來,當然還是繼續殺人放火 姦淫擄掠
一個真心悔過的人

恐怕巴不得一死償命吧

那些哭天搶地的人

十個有九個半是怕死而己
cclelouch wrote:
昨天,最近一直大聲疾...(恕刪)

先別去議論廢除或贊成死刑
反而應當回頭去看以前「湯英伸」死刑案例
我不知道講這些有什麼用。
因為死刑就是已經沒有執行了,不是嗎?
不會被執行的死刑,被判處了100次又怎樣,和沒有死刑的差別在哪裡?

今天法務部長的情形--

...............
國民黨立委吳育昇則是追問,沒有時間表的意思,是不是44名已經定讞的死囚,還是無法執行?曾勇夫立刻表態:「這(44名死囚)死刑,絕對不會拖過年底。」

現在4月中,假設5月開始執行槍決,8個月內要槍決44名死囚,
平均每月要槍決5人,這有可能嗎?一下子要碰碰碰大清倉?
過去幾年來也都沒執行,總統、行政院長也都傾向不執行死刑,只會講廢話"依法行政",
請注意喔,他們從來都沒有說過"依法執行死刑"喔。

法務部長曾勇夫說不會拖過年底,我的解讀是,
因為曾勇夫自己曾說過,執行死刑沒有時間表,
也就是死刑只要在年底前宣布暫停實施,就不關他的事。

政客通常不會明擺著騙你,但事後你就發覺,他們的話並沒有可信度。



一忘心無我一 wrote:
一個真心悔過的人恐怕...(恕刪)


+1~

那些拖拖拉拉搞上訴不想速死的... 我不會相信是真的悔過了....

Girlmvp wrote:

先別去議論廢除或贊...(恕刪)


這個案例怎麼了嗎? 法理上有問題嗎? 自首減刑的爭議嗎?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