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除週休二日之外,台灣的休假日只有8天,是亞洲臨近國家最少的
除失業率創新高,薪資退回十年前水準,連放假都輸別人,台灣勞工真慘
台灣-8天
01/01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
02/15 農曆春節初二
02/16 農曆春節初三
02/17 農曆春節彈性假日
02/18 農曆春節彈性假日
02/19 農曆春節彈性假日_2月06日(週六)補上班
04/05 民族掃墓節
06/16 端午節
09/22 中秋節
日本-15天
中國-12天
香港-12天
韓國-10天
新加坡-9天
馬來西亞-11天
其他國家可到cnyes全球股市休市日查
http://www.cnyes.com/asp/index10day_sc.asp?pagetype=index0
家父30幾年前畢業即進入外商,當時台灣根本沒週休二日,
可是他們因為與國外同步,
所以 週休二日就算了,台灣的國定假日他們放假,國外的假日他們也放假,
每到年底常常變成聖誕節一直到台灣的農曆新年過完才真正開始上班.
但是競爭力有比一般公司差嗎? 或許那時正好是亞洲經濟起飛的年代,
所以福利什麼的都不錯.
老爸其中兩年外派到中國去,每個月公司還給一張來回機票(不包含回台灣開會),
每年一次提供親屬一次機票過去.
人家外商就是很重視家庭,不會像亞洲國家好像要比誰在公司耗得久,
有時候生產力並不一定與工作時數成正比.
現在是電子化的時代了,不是早年加工出口人力當道,少一個人上班產量差很多.
現在人在澳洲,有時候看看會覺得很感嘆,
自己在台灣上班,一個基層員工不算責任制的,
幾乎很少回家吃晚飯的,
在澳洲看看,9點上班,下午3點多就有人陸續下班了,
接著慢跑得慢跑,騎車的騎車,喝咖啡的喝咖啡,游泳開船的也不在少數,
人家競爭力有比我們低嗎?
反倒是生活品質比我們好很多.
回到原題,我是覺得政府該思考突破現有放假制度的政策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適當的休息可以提升效率,
但休息太久反而會懈怠而且會有收假症候群(在台灣放過3個月大學暑假的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再說,以現在的人來說,放假的原因不重要(管他是誰出生孩是誰死掉,有假放就好),
與其偶爾放個一天零散的假期,讓人要放鬆也放鬆不來,想出門旅遊又嫌太短,
倒不如參考國外把假期整合,
國外是聖誕節放長假,復活節放長假,
學生採三學期制,也就是說每個學期不會太長,
一般上班族每年至少有2次超過1星期的假可以安排出遊.
台灣也可以啊,除了農曆新年,大概7~10月再找個時間放個1~2星期的假,
讓民眾有時間休息(也不會像以往一樣只能擠在農曆新年,到處人擠人),
我覺得比那種三天兩頭來個XX紀念日放假一天,
還實際多了.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