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 地震都是先小小震一下 然後越來越大 再來慢慢變小
但都是這樣嗎?
昨天的地震大家都在等待要不要跑 主要原因也這樣
所以有沒有可能有不合上述的規則 一次就來大的 ? 或是變小後又來記回馬槍?
gt82025 wrote:
沒辦法 看到就想認真...(恕刪)
哈~~ 謝謝大大的認真回文
不過我不是要爭辯我是對的
只是貼當時新聞其中一段話參考一下囉
氣象局長辛在勤進一步指出,台灣在地震即時警報的發佈上有不少獨到之處,特別是台灣的地震型態與日本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地震源多半來自外海,新幹線的路線上,少有直接發生地震威脅。換言之,外海發生地震,在地震波的傳送過程中,相對就提供了預警時間。
但辛在勤指出,台灣除了有來自東部外海的地震之外,本島陸上也有地震,特別是高鐵沿線的南部路段,包括梅山,觸口及新化等三個赫赫有名的斷層,距離高鐵路線都很靠近。因此,高鐵的預警系統,似乎需要在地化的需求設計。
出處
只是貼當時新聞其中一段話參考一下囉
氣象局長辛在勤進一步指出,台灣在地震即時警報的發佈上有不少獨到之處,特別是台灣的地震型態與日本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地震源多半來自外海,新幹線的路線上,少有直接發生地震威脅。換言之,外海發生地震,在地震波的傳送過程中,相對就提供了預警時間。
但辛在勤指出,台灣除了有來自東部外海的地震之外,本島陸上也有地震,特別是高鐵沿線的南部路段,包括梅山,觸口及新化等三個赫赫有名的斷層,距離高鐵路線都很靠近。因此,高鐵的預警系統,似乎需要在地化的需求設計。
容我再認真一次
其實我想辛局長他並不想坦承台灣即時測報速度比日本稍稍落後之事實吧
事實上跟其他先進國家相比 台灣算是非常的快了 沒錯
日本則是變態等級,因為日本更多的預算跟精神在這上面 為什麼??
因為他們受地震的襲擊更頻繁
台灣在地震即時警報的發佈上有不少獨到之處,特別是台灣的地震型態與日本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地震源多半來自外海,新幹線的路線上,少有直接發生地震威脅。換言之,外海發生地震,在地震波的傳送過程中,相對就提供了預警時間。
論地震生成數量來看 難道台灣的震源不也大多是來自外海嗎..?
只有少數的大規模地震是在內陸吧
日本最近一年規模達到7的內陸地震也還是2008年的岩手・宮城内陸地震
台灣最近一次規模達到7的內陸地震是921 台灣上上一個內陸規模7的大地震已經是1935年的事了吧
而放眼世界 近幾十年來造成重大破壞死傷的地震似乎跟外海內陸也沒有太大關係
問題在於他發生在哪裡而以,就算阪神大地震的震央不在內陸 他也帶來非常慘重的死傷
特別是台灣的地震型態與日本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地震源多半來自外海
不過我主要表達是這一段,其實台灣跟日本是差不多的
而日本遭遇規模七以上的地震襲擊率其實還滿頻繁的
日本的測報技術的確是讓人相當佩服,或說他們砸了不少的錢做到了整合的完美
以下有2個實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0r8u23Qjb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dmc6lCbVD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