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時期遇上溫室效應(暖化)

幾十年前相信冰河時期的人應該比溫室效應(暖化)多吧
近十年來大家對溫室效應(暖化)琅琅上口
反正氣候比較異常就說聖嬰 反聖嬰 和溫室效應(暖化)
最近北半球 冷到要命
又說個新的北極震盪
難道以前的氣候都很穩定

人類的生命對星球而言就如同浮游一般的短暫
很難在當下一窺全貌

突然 想到一件怪怪的事
如果 原本是冰河時期要慢慢來到
結果 那些數百萬年來累積的石油煤碳
被人類短時間大量的燃燒... ...那會變怎樣
2010-01-11 16: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暖化 溫室效應
冰河期大約10萬年一輪回,溫暖的間冰期時間只有1萬年,現在這次冰川期據説已經遲出現了2000年

關鍵是碳排放現在形成了幾万億美元的商品市場,故而掌控了媒體,人間事,有利的事才有人做,有人宣揚。
澳洲現在有40度、45度

可能去避風雪的遊客

現在都熱的要命

不知今年夏天會不會出個赤道震盪

反正科學家怎麼說就怎麼對

也是砲嘴啦
Q.Roger wrote:
冰河期大約10萬年一輪回,溫暖的間冰期時間只有1萬年,...(恕刪)


恐龍時代 三疊 侏儸 白堊 紀 有冰河期嗎 ??

猛瑪象 不是侏儸紀


地球將進入迷你冰河期?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歐洲乃至北美各地連日嚴寒襲人,冰雪封凍,造成鐵公路和航空運輸大亂,學校也被迫停課,而美國在北極鋒面籠罩下,向來溫暖的南部佛羅里達州更創下一百一十二年來最低溫紀錄,年產值達九十三億美元的柑橘業恐將損失慘重。然而,全球知名的氣候科學家指出,目前橫掃北半球的寒冬,不過是地球正邁入一段可能歷時二、三十年低溫的「迷你冰河時期」(mini ice age)之始。此一看法與目前已蔚為主流的全球進入無法逆轉的暖化的觀點,大相逕庭。

海水水溫循環數據分析

英國每日郵報週日版十日報導,這些氣候科學家根據太平洋與大西洋水溫自然循環的分析,做出地球可能進入「迷你冰河時期」的預測,與主張北極將在二○一三年夏天以前完全無冰的全球暖化說背道而馳。根據位於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的數據,自二○○七年起,北極夏季海冰面積已增加一百零五萬九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增加率二十六%;即便是最堅定的擁氣候暖化派人士,也無法駁斥此一數據。

==> 明天過後得事要發生 ???
新仙女木事件 Younger Dryas Event

是指在末次冰河鼎盛期結束時,全球氣溫開始回暖,
但是在1萬3000年~1萬1600年之間氣候又突然的變冷的一個氣候快速回冷事件,
目前大家比較接受的是「溫鹽環流」所致,


http://blog.roodo.com/oilinsight/archives/1757353.html
歷史的過去, 曾經有3次出現氣溫突降:

第一次是新仙女木冷期, 降溫發生的時間在距離今天12,700年前, 在突變開始的前幾十年裏溫度下降了約攝氏2.8度, 之後就經歷了將近千年的冰寒天氣.

http://gis.geo.ncu.edu.tw/gis/globalc/CHAP1002.htm
北極冰原自二百四十萬年前形成以來,表現了多次消長,其變化的幅度在九十萬年前突然增大許多,並以十萬年為主要的週期消長,形成所謂冰期與間冰期旋回

科學家說什麽的都有啊,這可能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不同位置還有關,地球與太陽的位置形成中小周期,太陽系與銀河的軌道位置大周期,地球只是宇宙中的塵埃。科學家們通過種種方式搜集過去地球上的氣溫資料和眼下的氣溫變化資料,推導以後的時間段,短期預測肯定不準確,長期預測肯定更不準確,但各國政府與政客縂要拿些東西作爲決策依據。

----

幾位英國和加拿大專家在09年警告稱,新一輪的冰川期將會導致英國東部被1800多米厚的大冰層覆蓋,蘇格蘭、北愛爾蘭和英格蘭大部區域的冰原厚度將達到900多米。從蘇格蘭東部阿伯丁郡到英國東部肯特郡的廣闊區域達1800多米冰層厚度比英國最高的山脉本尼維斯山還要高,本尼維斯山的高度約爲1344米。
此外,專家將這種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歸咎爲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含量在减少,而不是增多。來自愛丁堡大學托馬斯克•勞利及他的同事加拿大人威廉•海 德表示,現在普遍遭人痛恨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效應氣體實際上是阻止嚴寒到來的關鍵。爲此,他們在極具權威性性的《自然》雜志發出警告稱,顛覆性的全球 氣候變化的新發現是依據微小海洋化石和地球運行軌道轉移記錄得出的。他們稱,過去三百萬多年間,地球氣候變化極爲顯著,出現炎熱和極寒氣候之間的變化,而 地球運行軌道變化和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是罪魁禍首。
研究小組表示,未來10000到100000年內,我們正在逐步接近這樣一個大的氣候轉折點,將迎來新的大冰川時期的到來,歐洲、亞洲和南美洲將深受其害。基于計算機模擬表明未來大冰川期間也將導致海平面下降300米,所以俄羅斯和美國阿拉斯加州不再是隔海相望,而是陸地相連。從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北海海域將成爲一片巨大的冰川。
勞利教授向英國路透社記者表示:“這樣的氣候變化發現幷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取消對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控制。不要太過度驚慌失措,也沒有理由說我們應該向大氣中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氣體。對于未來氣候變化的干預,我們現在還有許多的時間來研究二氧化碳、甲烷等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含量到底多少爲適宜。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