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蠻想了解唱片公司跟電影公司的營運方式...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在其中的上班呢?

最近的p2p網路盛行而美國的兩大聯盟RIAA跟MPAA都對一些p2p網路的使用者採取法律行動一旦他們確定這些p2p使用者大量的上傳他們的音樂或電影...

我不是想要引起p2p使用的筆戰...
而是想要知道到底花錢買cd...一張至少350以上和買電影dvd大概都是700以上的錢去到那裡了?
為什麼一張cd要那麼貴呢?
大概有幾%是真正到歌手、作曲、作詞家的手上?
是不是花了過多的錢在廣告上?
電影呢?
如果說一部電影他的票房還沒有辦法補回支出嗎?
從底片做成dvd算至單碟會要那麼多錢嗎?


真的很想知道現在的cd一張賣300多塊是不是真的成本就是這樣...
真正到製作音樂的人手上的錢是多少呢?他們不都是簽年約的?

希望了解的大大可以為我解惑一下...

如有語言不當之處請多多包涵...
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是個台灣人卻表達不清楚自己的語意
(已經這樣好幾年了...國文就此爛掉..)
2006-02-12 1:29 發佈
300元一片CD真的很便宜..
你想想看...如果真的好的一片CD
可以聽一輩子...也聽不膩...
而你去看一次電影卻要380~

我覺得是惡性循環吧...
賣唱片的為了打擊盜版跟降低成本..
專輯做的既草率又芭樂...不用點心製作...
相對的買的人覺得只有一兩首好聽...
就想說下載來聽就好....

順便一提..英國CD一張大概八百塊...(很貴吧)
當然他們薪水也領的高啦...
我有一個朋友為製作人~我想貴是貴在版權吧~一手歌看賣給誰唱都有一定的行情~每位歌手都不一樣的行情~還有錄音也是很貴~像白金錄音室聽說錄完一張專輯要百萬以上~還不包括宣傳廣告等等的費用~所以一張300元的cd我是覺得算ok~當然~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
我也認為~賣唱片的為了打擊盜版~可能這些錢都拿去請律師了吧~

也覺得現在的CD做的非常芭樂~........常常一張cd裡面~可能只有一二首歌~是你(我)的最愛~

其他的通通是垃圾~~所以那些專門保護Copyright的聯盟~跟本就沒想到這一點~~

不知道是太多爛歌多到不行~~當然我也不是推薦去抓盜版啦~只是認為如果當初好好製作的話~

應該是就不會發生這種事的吧~..........
前提是....好的音樂

有些歌手.在錄音室給你錄個幾十遍,居然還可以唱成這個樣子
哀....

還有那種.隨便放一首他的歌,再隨便拿他另一首的歌詞.
還可以唱的有模有樣.這是怎樣!

那種出沒幾片,就給你出個精選+新歌.新歌+回顧
還是原聲帶.這你叫我買是不買.

我沒有買過盜版.也不抓音樂.
因為.有些音樂.連聽的必要都沒有.
RVN wrote:
你想想看...如果真的好的一片CD
可以聽一輩子...也聽不膩...
RVN wrote:
300元一片CD真的很便宜..
你想想看...如果真的好的一片CD
可以聽一輩子...也聽不膩...
而你去看一次電影卻要380~

我覺得是惡性循環吧...
賣唱片的為了打擊盜版跟降低成本..
專輯做的既草率又芭樂...不用點心製作...
相對的買的人覺得只有一兩首好聽...
就想說下載來聽就好....


我的感覺是如果說要花400塊買一張我一生都很喜歡的專輯我會很願意花錢...
我不是那種聽歌只聽mp3的...
可是現在要找到一整張都做得很好的專輯有幾張?
我覺得如果說一張專輯內有超過一半的歌都是很好聽的..那我當然很願意買...可是就算要一半的歌好聽...又有幾張有...雖然說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同...可是碰到經典歌曲是每個人都會覺得好聽的不是嗎?
為了1.2首歌..就要花300多塊...我覺得太不划算了... .
我寧願單獨付我要的歌的錢就好了
至於為什麼我不喜歡itunes的賣歌方法是因為一首歌又貴...又不是lossless再加上對自己花錢買的歌沒有充份的自主權...要播歌還要用itunes才能放...

我覺得現在歌手好像都蠻喜歡打混的...
國外歌手的專輯間隔時間好像都是1年半以上的...4.5年的好像也有
可是國內的經常是不到一年就出了...然後一出了之後過幾個禮拜又來一個精選輯一個慶功版...
裡面東西還比一開始的第一張還多...那一開始出來就買的人是白痴嗎?

饅頭電子化 wrote:
我有一個朋友為製作人~我想貴是貴在版權吧~一手歌看賣給誰唱都有一定的行情~每位歌手都不一樣的行情~還有錄音也是很貴~像白金錄音室聽說錄完一張專輯要百萬以上~還不包括宣傳廣告等等的費用~所以一張300元的cd我是覺得算ok~當然~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

我大概可以了解一個唱片公司賣一張唱片當然有很多層面的成本...
唱片公司要養行政人員.技術人員.導演等的(MV的製作人員).壓片廠製作片子.美工攝影等的製作artwork..還有廣告宣傳.最後是歌手、作曲作詞家...還有錄音器材..
我知道這些東西可能真的很貴...

可是算一算...
一年裡面也絕對不止只發一張專輯....所以行政人員跟技術人員不會要一年吃一張專輯...壓片數量更多還可以再壓低成本..錄音器材也不是只能錄一次而已...廣告宣傳也不一定要做得那麼大吧...

一張專輯賣300多塊...可是動不動就是聽幾萬張幾萬專輯殺青等等的..
姑且不算專輯好不好.假如說是周杰倫的cd.到底一張專輯是不是成本真的要那麼多?
可不可以請知道內幕的大大解惑一下..謝謝
大家離題了!我也想知道成本分析..........請知道的大大不吝分享專業知識.......
內人是資深唱片行銷企劃, 目前做的案子是MC HotDog. 如果大家有興趣, 我會請他把大概的成本分析給大家看一看. 這是他的Blog:

http://blog.yam.com/lomographer/

小弟十幾年來的觀察, 我覺得大部分的唱片都賠錢, 大部分演唱藝人的收入也不如上班族. 以目前的環境來說唱片降價還是無法做為行銷策略 (因為通路是被壟斷的, 不會配合你的策略降價, 而且降價也不會提高銷售量), 線上音樂行銷也不可行, 音樂人真的蠻悲哀.

生物演化發展需要維持多樣性, 音樂也是. 伍佰與五月天當年都是由非主流音樂轉而讓大多數人接受, 但是台灣已經失去了這樣的多樣性環境. 小弟的感覺是以目前的發展來看, 十年後大陸音樂會在台灣佔有一席之地. 台灣音樂文化目前為止在亞洲都還有壟斷性的優勢, 未來很可能不會再存在.

大家知道目前CD唱片的主力消費者嗎? 是小學生! 這也是台灣沒有搖滾樂, 5566 & 七朵花會這麼紅的原因.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現在幾乎不買也不買國產音樂, 也不下載mp3
因為光聽電視連續劇或廣告的主打歌
不是旋律聽起來跟某一首很像, 就是翻唱翻唱翻唱
連填詞都只是為了配合翻唱的曲調亂填一通
更別提一些你會懷疑這樣的歌聲也能出唱片的歌手
像最近二個禮拜可以聽到三首翻唱歌曲是怎樣?
這樣要我相信是花心思大成本製作的東西實在很難
Luzofan wrote:

小弟十幾年來的觀察, 我覺得大部分的唱片都賠錢, 大部分演唱藝人的收入也不如上班族. 以目前的環境來說唱片降價還是無法做為行銷策略 (因為通路是被壟斷的, 不會配合你的策略降價, 而且降價也不會提高銷售量), 線上音樂行銷也不可行, 音樂人真的蠻悲哀.

生物演化發展需要維持多樣性, 音樂也是. 伍佰與五月天當年都是由非主流音樂轉而讓大多數人接受, 台灣音樂文化目前為止在亞洲都還有壟斷性的優勢, 未來很可能不會再存在.

大家知道目前CD唱片的主力消費者嗎? 是小學生! 這也是台灣沒有搖滾樂, 5566 & 七朵花會這麼紅的原因.



有些認同Luzofan的話~現在唱片好像都是靠行銷策略去賣~像holiday開包廂會送唱片~還有我個人覺得五月天的歌是越來越難聽~已經沒有自己的味道了~很商業~沒有像之前的歌那麼好~提出一些疑問~台灣音樂文化目前為止在亞洲都還有壟斷性的優勢這是真的喔~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有壟斷性的優勢? 真的有那麼好聽?5566還有七朵花的歌算是搖滾樂嗎?個人感覺都好像是出來賺錢而已~並非真有實力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