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 台灣板塊碎裂研究資料 ?


南亞大海嘯前
英國科學家都說 巽它海溝(Sunda Trench 又稱爪哇海溝(Java Trench), 深7455公尺

wiki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8%AA%E5%93%87%E6%B5%B7%E6%B2%9F


如果板塊是碎裂 是否 比較無法承受地殼力量 ?

至於 能量釋放說法 ..如果真的是 釋放, 怎麼釋放還一直有能量 ?
應該說 板塊間互相擠壓下 , 如果 某板塊無法承受擠壓力量下 ,時間到就裂了 => 發生地震
但是至於 其他區不是沒問題 , 只是還沒到裂的時間 .
所以 跟本沒有 能量釋放 , 應該 是能量還一直在. 畢竟板塊一直擠壓

有沒有 台灣板塊碎裂研究資料 ? 可知道 到底有多少板塊
還是說 只有斷層資料 ?

板塊間看臺灣地震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7690&ctNode=40&mp=1
2009-11-06 17:24 發佈
andy2000a wrote:
南亞大海嘯前英國科學...(恕刪)



不如樓主去數吧!!
大大您應該先去翻翻地球科學的相關書籍...
對板塊理論會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板塊不能說碎裂..碎裂感覺是碎成很小很小塊...
板塊基本上還是大片移動..(畢竟板塊底層是熔融狀態)
不過遇到不同性質的板塊..或是硬度不同..移動方向不同的版塊相遇..
就會有你壓我我壓你的結果產生..(以聚合性板塊來說..大部分的地震都是聚合性板塊造成)
由於移動是持續的..壓力累積也就是持續的..
直到壓力累積夠了..又剛好找到出口(地殼弱帶..一般就是斷層)..
就會使得斷層兩側地層產生錯動..進而造成地震...
因此頻繁的釋放能量是好事..總比累積太多一次爆發來得好吧..(921就是一例)

PS1.菲律賓海板塊每年7.8cm向西北移動..
PS2.各大院校地質/地球科學/海洋科學/應用地球物理系所都有相關研究
中華民國地質學會
中華民國地球物理學會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