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遇到機場不可抗力因素, 造成班機延誤,
就一定會有航空公司被旅客抗議的事件.
21日日本的大雪, 造成兩萬人行程延誤, 卻只有台灣的200多名旅客在抗議.
之前香港機場的事件也是只有台灣旅客抗議.
我今天看了成田空港的航班, 東京飛高雄的EG279D(加D代表延誤一天的意思),
早上第一班飛機起飛. 延誤了近13個小時.
平均每個班次延誤的時間從1 hrs到7-8 hrs不等, 還有延誤一天的.
這種大雪天飛機延誤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記得之前有一架飛機發生空難就是機翼結冰,
另外還要固定把雪清乾淨.
而且還要讓降落的飛機優先降落.
我每次去日本成田空港, 總是發現通關的人都是一堆.
他們日本還蠻有趣的, 很多航線都是同一個時間到達,
然後同一個時間離開, 這樣的轉機最有效率.
不過也被我碰到一次等不耐煩的時候.
飛機延誤半個小時, 排隊等通關又等了一個小時,
他們日本人的櫃檯開放了好幾條線, 所以平均十分鐘就可以排完.
而外國人的櫃檯只開放兩三條線.
好不容易快輪到我時, 我問了海關的官員, 為何不多開放幾個櫃台.
他只輕輕地說, 我只是小小的職員.
不知道是不是我說了這句話的緣故, 五分鐘後, 外國人的櫃檯多了三個.
當初是因為要在東京成田轉飛札幌新千歲, 當我通關完已經距離飛機起飛一個小時左右.
從那次之後, 我下飛機第一件事, 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衝向海關櫃檯.
寧可通關後有很多時間慢慢上廁所, 而且通常等行李要等十五分鐘.
這個時候可以慢慢講電話, 上廁所, 陪小狗玩(緝私犬).
==============================================
當然有幾個層面可以探討:
1. 可能台灣旅客受到的待遇比較差吧.
2. 可能台灣旅客比較會抗議.
印象中航空公司沒有義務為不可抗力的因素延誤行程而賠償.
旅遊延誤/不便險是要另外投保的, 不是嗎?
難道旅行社這部分保險也省下來了?
總覺得每次去日本, 一準備下飛機時,
乖乖待在座位的總是日本人, 衝第一的總是台灣人,
甚至飛機剛停下來, 還沒打開艙門的時候手機就打開了.
也因此, 聽說CKS機場被國際認定為不良, 因為常發生旅客抗議的事件.
我不太清楚, 同樣是被延誤, 為什麼只有台灣的旅客會抗議?
EG 279D 高雄 7:45 (昨日班次)
EL 2103 台北 10: 25 (延一小時)
CI 107 台北 20: 20 (延11小時)
EG 201 台北 取消
EL 2109 台北 取消
CI 17D 台北 13: 20 (延25小時)(昨日班次)
CI 101D 台北 17:09 (延27小時)(昨日班次)
BR 2197 台北 17:50 (延四小時)
CI 17 台北 取消
EG 205 台北 21: 39 (延七小時)
CX 451D 香港 18:52 (延27小時)(昨日班次)
CX 451 香港 19:52 (延四小時)
CI 201 台北 20:35 (延四小時)
UA 801 台北 取消
EG 279 高雄 取消
EG 209 台北 取消
CI 105 台北 22:35 (延三小時)
BR 2195 台北 21:11 (延一小時)
當然飛機是要能有飛機飛才能飛.
長榮是跟日空航空(ANK.TW)聯營, 前面由ANA集團飛, 後面由長榮飛,
中間隔的時間比較長, 所以長榮可以先飛.
而日亞航只有幾架JAL集團比較老舊的飛機, 班次又很密.
當如果台灣的飛機沒有飛到日本, 自然就沒有飛機可以飛回台灣.
今天日亞航有調派一個大阪線的飛機支援東京線,
(應該是昨天就要飛的飛機, 兩班合併為一班, 飛東京加上飛大阪的).
老實說這種天災, 大家心情都會很不好, 不過還是應該要讓航空公司去調度.
畢竟航空公司也很難拿捏到底飛機飛不飛, 還要安排退票, 轉航空公司的事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