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晚安~~(紐約目前是晚上)
小弟剛剛看了幾篇分享文
發現文章的發展總是偏離原PO分享的美意
幾個回文後就成為了"奢侈品"或"家裡有錢"的爭執戰場
小弟有個觀念~~
有消費,經濟才會活絡
相信這一點大家都能同意
不過爭執點就落在"有沒有能力"的部份
這個問題很弔詭
某些大大們會執意於年齡或收入
認為某些分享文的大大年紀輕輕的就買某些高單價的品牌
不僅俗氣或根本就不懂品牌的內涵或設計上的觀點
或批判原PO不是靠自己的收入購入這類高價位的商品
小弟心想,各品牌在販售商品上也是有設計要賣給年輕族群的商品線
按照某些大大的思維與觀念,這些商品應該是沒有銷路的
因為年輕人賺不到這些錢,所以買不起
或是年輕人歷練或眼光不夠,所以搭不起
那市面上各類高於價位平均值的商品到底應該賣給誰呢??
一直以來小弟都很喜歡看這些分享文
從居家版看到單車版,再從單車版看到NB版
只認為大家願意分享他們擁有的商品以及經驗
不太會去想到原PO是不是在炫耀或是有其他意圖
怎麼某些回文總是會提到"小開"、"家裡有錢"、"伸手牌"、"奢侈"、"買品牌罷了"等等的回應
買房的人也不是都自己出錢
買個包包就要收到嚴格的審判
當某原PO分享個項鍊就要被說"買房子比較實在"
分享了某個單品也要被回"等你分享法拉利"
是回文者心態上的不平衡嗎?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大家奢侈的點也不一樣
何必加諸自己的觀點在別人身上呢?
這樣的觀點出現在01裡,不就等於說所有分享者都只愛名牌嗎?
單車一輛買到數萬,家裡裝潢花了上百萬,花兩萬多買I-PHONE
數十萬的重機,上萬的精品包......
當人家分享了,要批判人家的品味那也就算了
怎麼會說到"小開"或"不該買這麼貴"等這些論點上去了
小弟家中經濟狀況也普普通通
但是不會抱持著這樣的觀點去評論這些分享文
難道分享個單品還要報出自己的年收入
來接受他人道德上的批判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