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美元買到一台電腦不是夢!
【龐文真】
十年前,尼葛洛龐帝教授在非洲與小朋友互動,有了「低價電腦」的想法,直到今天這個點子終於看到落實的可能。這個被喻為資訊產業「跳出框框」思考的破壞性產品,台灣廠商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去年十一月三十日,麻省理工學院(MIT)多媒體實驗室創辦人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風塵僕僕出現在台灣工研院創意中心所舉辦的記者會裡,當他小心翼翼地從背包拿出那台亮綠色的小電腦時,鎂光燈剎時群起,一百美元筆記型電腦的原型機終於在台灣現身。
專為開發中國家打造
這台「百元電腦」最創新的想法,是有個手動搖桿(crank),可以靠著轉動搖桿,產生電力。尼葛洛龐帝表示,開發中國家並不是到處有電,機動性的手搖功能很重要。自從原型機問世以來,最受歡迎設計就是這個手搖桿了。人們總是愛問到底要轉幾下才會有電?「我們目前的技術是希望做到一比十,也就是手搖一分鐘,可以有十分鐘的使用電力,」尼葛洛龐帝一邊推著他滑落的眼鏡,一邊轉動著手搖桿說。 同時這也是一台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的手寫電腦(PC mode),可以像一本書般閱讀教材(e-book mode),也可以玩遊戲(game mode),也可以收看電視(TV mode)。一條背帶搭配著電腦,讓小朋友可以斜背在身上,到了有電源的地方,這條背帶則可卸下,轉變成電源線插頭。尼葛洛龐帝說,光是電腦本身的工業設計,就花費了三個月,「顏色和造型都是特別挑選的,要讓小朋友覺得新鮮有趣且耐用、有用、愛用。」
百元電腦不需銷售成本
一百美元的電腦可能被製造出來嗎?尼葛洛龐帝解釋,一般的筆記型電腦成本有五○%來自銷售、行銷和通路上,二五%來自顯示器,另外二五%來自大而無當(obesity)的軟體上。百元電腦不需要銷售和通路,軟體來自開放架構的Linux以及可以隨時上網使用Google的應用軟體,目前最具挑戰性的就是顯示器部分,「拿掉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再利用第三代TFT面板廠的產能,我們將顯示器的價錢定在三十美元左右。」 而這只是「第一代」百元電腦而已,「第二代」百元電腦的規格和模樣也早已在進行。尼葛洛龐帝接著從背包裡又拿出了比硬紙板稍厚一點的電子紙(E-Ink)螢幕,宣稱這將是第二代百元電腦螢幕和未來走向:電子紙的彩色螢幕、非常低的耗電率、如紙張般的易讀。 三十元的顯示器,加上不斷跌落谷底的快閃記憶體價格(目前一GB七美元左右),再加上超微便宜到不行的CPU(價錢是最高機密,業者堅持不透露)以及五元左右設計特殊的鍵盤和外觀、非常簡單的主機板、Wi-Fi、USB…… 去年十二月十四日,尼葛洛龐帝正式宣布廣達將成為百元電腦的製造者,MIT的創新技術加上台灣廣達的製造能力,百元電腦的誕生看起來將不是問題。但是許多人擔心,這電腦拿到開發中國家會遭到濫用,且這些國家師資準備好了嗎?有足夠的教材嗎?更甚者也有批評,這根本就是美國人天真的想法,這些國家有些人還在飢餓貧病交迫之中,做個百元電腦就能幫他們解決問題?
百元電腦是聯合國內解決數位落差的計畫,民生醫療有其他計畫也在平行進行著。尼葛洛龐帝表示,百元電腦對這些地區的小朋友來說是個窗口也是個工具,「是他們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他們學著如何思考的工具,百元電腦讓小朋友經由互動和探索學習如何學習(learn learning)」。針對師資,MIT也準備了兩個月的訓練課程,對於購買百元電腦的國家將進行師資特訓,老師們(甚至小朋友)都可利用開放架構的軟體,用自己國家的語言開發適當的教材。
帶動低價產品大商機
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薛文珍表示百元電腦的想法,是一種「源自人性關懷與需求而發展的科技應用與服務,是台灣產業應該重視的發展方向。」當電腦的售價從一千美元降低至一百美元,是一種十倍數的變化,就和當年「液晶螢幕創造出來後,映像管螢幕就乏人問津」一樣,百元電腦可說是一種破壞性和革新性的技術。
她進一步指出:「百元電腦宣示著硬體生產價值直線下降,產業的價值將從硬體製造轉向符合人類需求的科技應用或內容服務之上。」 就像尼葛洛龐帝說的,推行百元電腦處處艱難,和每一個國家領袖和教育部門打交道也很費時,但這是一個利用科技關懷全球的教育議題,沒有做不到或不去做的理由。 對於電腦製造商來說,技術將永遠推陳出新,數十億人口的新商機就要出現了,更多樣化的低價產品,從此會更鬧熱紛紛。
--------------------------------------------------------------------------------------------------
湯瑪斯不負責個人 心得:
1.廣達這檔股票趕快去買(台灣股票永遠是想像力大於實際面;廣達目前還是NB生產一哥)
2.失業潮會更嚴重(又有一堆人要失業了,從生產線,NB行銷線,乃至工程師與講師)
3.東西普遍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賤價化.賤價化這三個字確實很難聽,可是有一天那些人失業後,就不會難聽了---他們會氣得大罵,罵得比這還難聽)
4.微軟獲利能力下降---一個只有一百美元售價,甚至後來一定會售價低於一百美元的NB,權利金還能有多少?
1.
廣達雖然於此波100美元電腦的浪潮中會有些許收穫~但是可想而知~單位獲利率反而會縮減.既然電腦銷售成本這樣低...可以肯定代工利潤會被壓到不行...nb代工就已經難賺了...接了這一票對長遠發展不會是利多...說股票會脹...很難講
2.
就失業比例來看~近年來失業率有絕大部分來自於結構性失業...加以現今景氣回升...失業率亦為五年來新低...假如原po以100美元浪潮之說~去解釋未來工程師等等職業將會產生過剩現象...解釋力可能相當有限
3.
普遍化之後所帶來的附加價值的確降低~但若以科技產品而言,由於短促的產品生命週期緣故,價值創造不停翻新~相信大廠不會直往這波普遍化繼續走下去....多半是採取跟隨策略的小廠才有可能演變到這樣的趨勢(像電視一樣)~相信大廠還是會以差異化策略為主要考量的...
4.
os軟體具有一種性質---新產品的生命週期較為長!以win xp為例~坦白說~微軟賺夠了!即使必須降價到符合100元電腦的需求...對微軟來說~~只是把過去作業系統的剩餘價值給消耗殆盡罷了...新一代的作業系統又將面世...我只能說...微軟真的賺不完啊!
小小心得~僅供參考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