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咖啡達人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不知道大家是怎麼度過的,小弟倒是七點跑去睡結果四點醒過來.

沒有煙火,沒有人群,沒有那些不知所云的主持人,沒有辛苦趕場搶錢的歌手.

只有我溫暖的床,也是另一種感覺.

題外話結束.




主要是想要問01上的咖啡達人們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泡出一好咖啡?

這樣問好像有點籠統,先列出小弟目前碰到的問題好了(其實都是問題)

1.咖啡豆需要磨到多細? (小弟是用義式咖啡機)

2.每泡一杯咖啡粉需要用多少的量?(咖啡機是有送一個杓子啦,不過我翻閱說明書,並沒有寫說要多少的量)

3.很多地方有寫到"萃取時間",這個變因要怎麼改變?

4.泡出來不是太酸就是太苦,大概是什麼地方有問題?

大概就是以上幾點了,請各位愛喝咖啡的同好們能不吝於發表您的高見

讓身處在沒有星巴克可以喝的地方的小弟也可以享受好咖啡.

謝謝,最後再祝大家新年快樂一次.

謝謝.
2006-01-01 6: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咖啡達人
這會影響到咖啡的苦澀味,不過這也是很主觀的事
要是嫌太澀試著不要打那麼碎
13 wrote:
1.咖啡豆需要磨到多細? (小弟是用義式咖啡機)


那個我都是現磨現泡..
13 wrote:
每泡一杯咖啡粉需要用多少的量?)



一杯義大利式濃縮咖啡的成功或失敗,最後的關鍵就在是否能夠平均且適當力量地填壓咖啡粉,同前面摩卡壺一樣,壓的過實,造成熱水不易穿過,萃取時間太長而使咖啡太苦,壓的鬆散,熱水將直接貫穿咖啡,而造成萃取不足,另外這也是能否出現克麗瑪的關鍵之一,因此操作者的技術經驗就成了最大的變數。

所謂的「克麗瑪」Crema所指的就是義大利式咖啡Espresso上面那層金黃色的泡沫,(注意:並不是卡布其諾或是拿鐵上面的那層奶泡喔),我們常用它來作為判斷義大利式咖啡是否新鮮、成功的標準。

要點三、拴上衝泡器,按下開關,可以從咖啡流出來的速度來判斷,之前咖啡粉的填充是否標準,如果是慢慢的滴下來,那麼表示你填充的太緊了,如果是很快的就流完了,那就是太鬆了。





鮮度是咖啡的生命如何判定咖啡豆的新鮮度

有三個步驟:聞、看、剝。



◎聞

將咖啡豆靠近鼻子,深深的聞一下,是不是可清楚地聞道咖啡豆的香氣,如果是的話,代表咖啡豆夠新鮮。相反的,若是香氣微弱,或是已經開始出現油膩味的話(類似花生或是堅果類的放久會出現的味道),表示這咖啡豆已經完全不新鮮了。
這樣的咖啡豆,無論你花了再多心思去研磨、去煮,也不可能煮出一杯好咖啡來。

◎看

將咖啡豆到在手上攤開來看,確定咖啡豆的產地及品種,也確定一下咖啡豆烘焙的是否均勻。

◎剝

拿一顆咖啡豆,試著用手剝開看看,如果咖啡豆夠新鮮的話,應該可以很輕易的撥開,而且會有脆脆的聲音和感覺。若是咖啡豆不新鮮的話,你會發現好像必須很費力才能撥開一顆豆子。

把咖啡豆剝開還有另一個重點可觀察,就是可看看烘焙時的火力是不是均勻。如果均勻,豆子的外皮和裡層的顏色應該是一樣的。
如果表層的顏色明顯的比裡層的顏色深很多,表示在烘焙時的火力可能太大了,這對咖啡豆的香氣和風味也會有影響。

咖啡豆的購買注意事項

開始選購咖啡豆,首先選擇生意興隆的咖啡店購買。烘培豆的鮮度是咖啡的生命,所以要選擇放置新鮮咖啡豆的倉庫,場所清潔又沒有就豆的油殘留以及沒有日光直射、周圍沒有高溫的店舖。還有在自認香醇的自家烘培的店舖購買也是好方法。

購買烘培豆時,爽口的豆可以自己指定,希望喝些略帶酸味的話,苦味強烈的較佳,或者直接告訴店員為自己的喜好挑選。

購買後託店研磨時,務必要將所使用的沖泡咖啡器具等告知店長一聲,以配合那些道具研磨(例如電動式咖啡器,過濾器、紙、虹吸等)。

在超市購買罐裝咖啡粉時,選擇標示(豆的種類或味道的傾向等),隨自己所好而定




咖啡豆,那一顆顆深褐色的小豆子看似普通,卻在各個階段都有不少學問。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咖啡的烹調飲用者而言,咖啡豆的種植、生產、烘焙..... 等專業知識,我認為有個概略的瞭解就足夠了,生產的事情儘可交給咖啡商們負責,這畢竟是個講究分工的時代。但研磨製作咖啡,就是我們使用者的責任,一定要有確切的瞭解。

研磨咖啡最理想的時間,是在要烹煮之前才研磨。因為磨成粉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尤其在沒有妥善適當的貯存之下,咖啡粉還容易變味,自然無法烹煮出香醇的咖啡。有些人怕麻煩或是不想添購磨豆機,平時在家喝咖啡就買已磨好的現成咖啡粉,這時要特別注意貯存的問題,因為台灣氣候潮濕,咖啡粉開封後最好不要隨意在室溫下放置,比較妥當的方式是擺在密封的罐子裡放入冰箱冷藏,而且不要和大蒜、魚蝦等味道重的食物同置。因為咖啡粉很容易吸味,一個不小心就成了怪味咖啡,那麼再好品質的咖啡也都糟蹋了。倒是有人把烹煮過的咖啡粉渣放在冰箱當除臭劑,不失為一個物盡其用的好方法。

研磨豆子的時候,粉末的粗細要視烹煮的方式而定。一般而言,烹煮的時間愈短,研磨的粉末就要愈細;烹煮的時間愈長,研磨的粉末就要愈粗。以實際烹煮的方式六說,ESPRESSO機器製作咖啡所需的時間很短,因此磨粉最細,咖啡粉細得像麵粉一般;用「塞風」方式烹煮咖啡,大約需要一分多鐘,咖啡粉屬中等粗細的研磨;美式濾滴咖啡製作時間長,因此咖啡粉的研磨是最粗的,一顆顆像貝殼沙灘上的京粒般。研磨粗細適當的咖啡粉未,對想做一杯好咖啡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咖啡粉中水溶性物質的萃取有它理想的時間,如果粉末很細,又烹煮長久,造成過度萃取,則咖啡可能非常濃苦而失去芳香;反之,若是粉末很粗而且又烹煮太快,導致萃取不足,那麼咖啡就會淡而無味,因為來不及把粉末中水溶性的物質溶解出來。

研磨咖啡的磨豆機有各種不同的廠牌與型式,比較理想的是能夠調整磨豆粗細的研磨機。用磨豆機研磨時,不要一次磨太多,夠一次使用的粉量就好了,因為磨豆機一次使用愈久,愈容易發熱,間接使咖啡豆在研磨的過程中被加熱而導致芳香提前釋放出來,會影響烹煮後咖啡的香味。

咖啡豆內含有油魯,因此磨豆機在研磨之後一定要清洗乾淨,否則油脂積垢,久了會有陳腐味,即使是再高級的豆子,也被磨成怪味粉末了。磨豆機在每次使用完畢後,一定要用濕市擦拭刀片機台,並用溫熱水清洗塑膠頂蓋。但是對於美國流行的加味咖啡,添加的香精味道又濃又重,而且會殘存很久,在清洗前最好先放兩匙白京糖進去攪打去味一下。當然最好是一個研磨機只研磨同一種豆子,那就沒混味的問題了。



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根據其大小可以分為粗研磨、中研磨與細研磨三種。依咖啡器具不同而使用合適之研磨方法。

Fine grind

Medium grind Regular grind

● 細研磨

● 中研磨



● 租研磨

顆粒細,像砂糖一樣大小。 顆粒像砂糖與粗白糖混合一樣大小 顆粒粗,像粗白糖一樣大小。


還有中細還有中細研磨或比細研磨更細的及細研磨(成粉狀咖啡粉)。而咖啡豆的研磨時機是沖泡咖啡潛,只將需要的份量研磨極為上品。咖啡豆磨成粉狀後其表面積增加而吸收濕氣,容易氧化。總之隨著時間的經過,咖啡粉也起劣化作用使風味受損。

還有研磨玩的咖啡豆經過放置後,咖啡豆內部滯留的二氧化碳與香氣會一起流失。如此抽出過濾時咖啡粉要膨脹不膨脹的,不管如何都無法泡出咖啡。而秘訣是考慮研磨與作業要一貫,如此沖泡起來的咖啡是最美味香醇



13 wrote:
先祝大家新年快樂,不知道大家是怎麼度過的,小弟倒是七點跑去睡結果四點醒過來.

沒有煙火,沒有人群,沒有那些不知所云的主持人,沒有辛苦趕場搶錢的歌手.

只有我溫暖的床,也是另一種感覺.

題外話結束.






主要是想要問01上的咖啡達人們

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泡出一好咖啡?

這樣問好像有點籠統,先列出小弟目前碰到的問題好了(其實都是問題)

1.咖啡豆需要磨到多細? (小弟是用義式咖啡機)

2.每泡一杯咖啡粉需要用多少的量?(咖啡機是有送一個杓子啦,不過我翻閱說明書,並沒有寫說要多少的量)

3.很多地方有寫到"淬取時間",這個變因要怎麼改變?

4.泡出來不是太酸就是太苦,大概是什麼地方有問題?

大概就是以上幾點了,請各位愛喝咖啡的同好們能不吝於發表您的高見

讓身處在沒有星巴克可以喝的地方的小弟也可以享受好咖啡.

謝謝,最後再祝大家新年快樂一次.

謝謝.


新年快樂

我先來試著回答吧。

先前曾經在親戚經營的咖啡店實習一段時間,
義式咖啡的實作經驗以營業用機器為主,但是基本原理是相近的。

1.咖啡豆需要磨到多細? (小弟是用義式咖啡機)

義式咖啡需要的粗細,大約和麵粉差不多
但是義式沖煮對於粗細非常敏感,必須磨得又細又均勻,
便宜的磨豆機未必可以勝任。
粗細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要根據你使用的器具,經過多次實驗找到最理想的設定。


2.每泡一杯咖啡粉需要用多少的量?(咖啡機是有送一個杓子啦,不過我翻閱說明書,並沒有寫說要多少的量)

義式咖啡用多少咖啡豆,用機器附的濾器測量即可。
濾器一般有Single, Double, Triple之分

至於用多大的杯子?

Espresso大約是30-45cc

Cappuccino: 150-200cc

Latte: 250-300cc


3.很多地方有寫到"淬取時間",這個變因要怎麼改變?

靠人工操作調整。
萃取出的咖啡顏色變淡的時候就停止。

如果是比較高級的營業用機器,可以預設常用的幾種沖泡水量,連溫度、壓力之類的參數都可以設定。但是何時停止通常還是靠人為觀察。


4.泡出來不是太酸就是太苦,大概是什麼地方有問題?

Espresso要使用新鮮的咖啡豆沖泡,最好向品質穩定,有自家烘焙業務的咖啡店購買。


如果還有太酸或太苦的問題,可能的原因很多

1. 沖煮溫度
2. 萃取時間
3. 咖啡粉粗細
4. 填壓是否合乎標準


對義式咖啡有興趣,不妨去買一本"義大利咖啡實驗室", 這是目前市面上一般公認相當好的入門書。

要在家中享用咖啡店水準的義式咖啡,並不是這麼容易做到。一開始買器材的錢就不便宜了。
所以我平常還是用比較簡易的做法,例如手沖、法國壓、美式咖啡機。
義式咖啡通常是去採購咖啡豆的時候順便喝的。



板大住桃園嗎?
小弟開咖啡館的~
可以現場交流交流...不過要快唷~
1月13號要回西雅圖~

微風咖啡館~

敝姓陳...

請找吧檯人員與我聯絡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