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台中,一直與首都擦肩而過的都市。

19世紀中葉清政府體認到台灣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因此開始積極建設台灣,清廷總督劉銘傳看上台中的優秀地理條件,因此打算著手將台灣首府由台北遷至台中,計畫建設一座擁有八座城門、特別行政專區及鐵路車站的現代化中國式城池,然而這個計畫隨著清政府衰敗、台灣省政府破產於1892年被迫中斷,但其計畫規模為全台各城池之中最大。

到了1895年台灣進入日治時期,日本政府一開始就打算將台灣給內地化(皇民化),以納入日本正式領土的第五座大島。日本總督同樣看上台中的先天地理優勢,因此特別聘請曾經設計過東京都市計劃案的英國籍都市計劃師威廉巴頓來台負責台中市的規劃,打算將台灣總督府由台北遷至台中作為長遠計畫。台灣總督府的計劃中包括今天的台中公園與中正路附近的市中心,為加強陽光的照射與確保公共衛生,所有道路都以火車站為中心呈45度角。而當初所規劃的都市紋理也成為今日台中市發展的基礎架構。

清朝與日本領台初期將台北設為臨時首府,不外乎是因為距離宗主國首都較近,在過去那個交通不發達通訊不便的時代,對於開發初期繁複的行政程序較為便利,但在長期發展上皆以台中為核心,並投入最多資源建設。相對於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至今60年,台中為全台最被忽視的都會區,各項公共建設低落、都市更新延宕、資源分配最少,顯得相當諷刺。
------------------------------------------------------------------------------------------------------------
(解釋一下,這段歷史好像很少人知道)
台南是明鄭時期的首府,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台灣開墾聚落的優先順序,跟行政區劃沒有太大的關係。
清領初期,由於朝廷不重視台灣所以一直沒有積極建設開發,行政區劃也沒有做變更。
1887年台灣建省,行政區重劃後行政重心由台南移至台中及台北,省會是設在台中的。
但由於財政問題省城建設計畫一直無法完成,所以歷任清廷總督才會一直以硬體較為充足的台北為臨時省會。
一直到1894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前一刻,台灣省會才正式由台中遷至台北。
2009-09-06 3:21 發佈
不會啦,最近地球日益暖化,海平面上昇
台北、高雄地勢很低,海水上昇5公尺就會被淹沒
而台中因為有大肚山的阻隔,所以就算上升到20公尺也淹不到
遷都是遲早的事情,只是你我是否能有生之年看到而已
那省政府當初應該要放在台中市啊
雖然中興新村也不錯啦
www.mobile01.com
pickywu wrote:
不會啦,最近地球日益...(恕刪)


錯錯錯
總統府的位置最好是在排雲山莊
my216005 wrote:
19世紀中葉清政府體...(恕刪)


日本人不是建設高雄建設的比較好?
我還以為清朝時首府在台南
這篇唬很大
沒擦身過吧 一直以來都未是選項

遷都涉及的政治敏感度多大

真的也輪不到台中 論軟體不如台北 論硬體不如高雄

連顏色藍綠也不是最討好地區

別說海平面上升 只剩台中還存在 這種蠢話

當台灣只剩下南投台中與高山地 這個地方還可以有什麼
http://lefteyeee.blogspot.com/

清朝首府在台南
一府、二鹿、三艋舺
一府指台灣首府台南。

荷據時期、明鄭時期都是台南
老實說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首都
其謂"中心"
那就選擇在該國的中部最為名副其實!

遷都台中
南來北往都在等距範圍
行政效率較為平均
也比較不會有重南輕北或重北輕南發展不均的問題
只是
真的要遷都台中....
所花費的時間、金錢也應該是天文數字
依照風水學來說 台中永遠不可以是首都!
要成為首都必須要是紫薇桓局等等風水才有辦法變成首都!
楊公說:地靈改變心生命,生基求的富貴興...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