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除了My angel、88,台灣也該關心的國際議題"東協10+3"。

東協10+3是以中、日、韓以及東協十國(馬、泰、菲、新、印尼、汶、越、緬、寮、柬)組成,並以中日兩國為主導的經濟共同體,預計於2015年生效,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經濟共同體。在這個自由貿易協定架構下的會員國皆可享有90%零關稅貿易。

澳洲、紐西蘭及印度也以簽訂FTA的方式間接加入這個組織,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也分別在東協的候選國及觀察國名單內,而台灣及北韓是東亞唯一兩個沒有加入這個經濟組織的國家。

從美國及西方的觀點來看,這個組織將美國排除在外,嚴重削弱美國在東亞的政經影響力。也是東亞國家急欲擺脫受到西方國家控制的積極作為之一。此外俄羅斯也被排除在外,很明顯表達出東亞國家想要自己當家作主並進一步產生對全球影響力的意圖。但另一方面卻又跟EU(歐盟)及OAS(美洲國家組織)的會員國保持密切貿易關係,同時表達出東亞自主但不拒與全球互動的意念。

對台灣來說,受限於中國的主權打壓,沒有辦法以簽訂FTA的模式加入這個組織,必須先跟中國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才能間接加入這個經濟組織。

無奈的是,台灣簽了ECFA部分對外經濟政策將會受限於中國,若是不簽則會遭受毀滅性的衝擊,台灣的電子、農產、水產、海運都將全面喪失在東亞的競爭優勢。所以目前只能夠在ECFA這個架構下盡量爭取到對台有利的部分。

台灣對於美洲、歐洲的在空間距離上就已經喪失一定的優勢,若是再失去在東亞這塊貿易戰場,那麼台灣將會丟失全球80%以上的市場優勢。所以就算民進黨執政,ECFA還是非簽不可。

台灣對於ECFA不能盲目支持,但也不能盲目反對,必須要在這個夾縫之中求得生存空間。
2009-08-21 16:55 發佈
預計於2015年生效?? 之前不是聽說2012年就世界末日了 ,這......應該沒差
由東協10+3邁向東亞共同體
目前中國希望能夠在深化東協加三的架構,組織一個完整的東亞共同體,這個構想也受到馬來西亞等國的大力支持。

但由於美國仍不願坐視東亞強大,因此透過日本等東亞親美國家提出讓澳洲、紐西蘭、印度也加入東亞共同體的架構,成為東協10+6,以制衡中國的絕對影響力。只要16國架構不變,便能削弱東亞高峰會的功能。

而台灣就是在這場國際政治戰爭的犧牲者,就連單純的救災也能成為中美政治角力的戰場,而顯然台灣最後仍是選擇站在親美的一方,東亞的"親美派"與"本土派"之爭將會影響未來成立東亞聯盟的時間表與劇本,犧牲者也必定會是東亞的弱勢國家。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