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理性討論是中央與地方的配合那理疏漏了 ?

大家一味的罵中央與層峰,但縣的層級及鄉鎮的層級呢? 有沒有回應太慢 ? 或整個制度溝通上那裡出問題 , 應該是事後究責改進的方向,如果鄉向縣反應太慢, 或縣向中央反應太慢, 或中央決策太慢, 總是要來理性探討。

中央管政策及法令制定, 地方來執行, 是否有彼此認知的落差 ? 如果制度的基礎是薄弱的, 溝通的管道是綿長的, 就不堪風雨的一擊。公務員長久以來, 依法行政, 避事塞責的人太多, 勇於認事的人少! 因為大家都怕被法院抓去關, 怕審計部來糾正 , 一切聽命行事, 公文旅行一去不知要多久才回來!!

前朝比較厲害的地方是會用「個人黨派的機要幕僚」, 安置在每個層級, 遇有狀況就跳過官僚系統, 直接循自己的管道溝通, 決策下達很快, 官僚系統的運作太慢了,這不是總統的錯, 也不是某大官的錯, 而是一種文化,嗨! 真是難以形容 。
2009-08-16 23:56 發佈
jyhjen wrote:
大家一味的罵中央與層...(恕刪)


理性討論

還是早點睡吧 這版是一言堂 要理性又要可以討論
jyhjen wrote:
大家一味的罵中央與層...(恕刪)


官員們都很理性阿

依法行政,一步一步來。

理性的我得到的結論
對阿~有災害防制法
照法令走不會有錯
制度很完善
沒照著走的
一個個都會被懲罰
jyhjen wrote:
大家一味的罵中央與層...(恕刪)

你說的前朝制度 動員救災很快 很直接省時
但在太平天日時 要暗通款曲 私相授受更容易
教育部可以不鳥行政院 金管會主委可以不鳥行政院長
倫理混亂 上行下效 會形成一種怪風氣
所以也不適合
平時應該是要透過憲政程序 一旦發生國家緊急事件
應該由總統或院長發布行政命令直接動員 減少官僚
程序
我們的總統說話也很理性

做的事也很理性,一切依法行政

奇怪都依法行政怎麼會疏漏呢?

如果網子有破,就拿魚蚊來補

少了一個魚蚊,還有千千萬萬個魚蚊

對於不合理的行為措施,很難用理性的溝通,不在於溝通上的問題,而在於施者自己
很不想這麼說,
但是,
版主說的問題台灣人才不在乎,
在乎的是,
是不是自己人出事,
是不是要先救自己人,

為什麼防災工作未落實,
為什麼水災會如此嚴重,
為什麼問題發生連繫出問題,
為什麼事前無人願意聽從中央指令,
無數的為什麼~
也沒人想要敢去正視,

現在說這些也都無意義,
過個一年半載,
台灣人民又會忘了這個教訓。

我投馬~ 但我不是看上 馬 的能力

馬 能看的上只有 操守 跟 尊法

大家都受了 賊扁嫌犯 八年的鳥氣

忍受 扁家八年 的無法無天日子

只是 這次讓人看的很無奈...

難怪 第四台 名嘴 稱馬 為 "法匠"

馬總統!! 有擔當些吧~!!

總統權力很大的!!
回樓主:問題出在總統府沒淹水....

總統府沒淹水總統府沒淹水總統府沒淹水總統府沒淹水總統府沒淹水總統府沒淹水
個人想法

1.開始的輕忽吧(管他中央與地方政府都一樣吧)
我是覺得一開始不管中央與地方都掉以輕心....
照每年的颱風經驗來講
真的不大有人會把這次的颱風放在心上的...

中度颱風...暴風圈壟罩北部...

我是台北人真的只會擔心台北會不會淹水而已...
一直到看到了新聞才知道原來南部已經淹水了.........

2.訊息的透明度不足(這應該是大家最受不了的)
想知道災區的狀況都要透過新聞(最方便的途徑)
但是只看到各大電視台報導淹水 災區內簡訊以及影片(災民提供)
卻沒有看到政府(管他中央或是地方)開記者會告訴大家
現在的災區範圍
受災人數(戶籍登記)
待救援人數(有些已經有通報的部份)
需要物資(可以送到哪些地方集中)
已經動員的人員、器具以及物資狀況
獲救人員名單
災民安置情形等等
還有最重要的~~~~ 到底誰是總指揮啦(總統?行政院長?縣市長?鄉鎮長?村里長?)~~
所有情況都不知道 只能夠依照新聞台的報導了解
當然大家的心情都很混亂

3.後續處置(重建或遷村??)
災區防疫工作有計畫嗎??
國土計畫?等等

以上是個人淺見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能表達一下我的想法
如有其他網友有其他想法歡迎指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