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轉貼】省思台灣還有多少機會? 文∕鄭弘儀

這篇文章是著名財經、新聞談話節目主持人~鄭弘儀先生的大作,據說他算是較支持綠色陣營財經計劃的媒體人,卻有這樣一篇觀察作品出現,令人訝異!或許在商業世界,綠或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鈔票的顏色吧!...

何時我們才能看到互相以經濟民生政策或國家發展為論述主題,而不再互相揭短謾罵的候選人呢?也或許現在兩方候選人都看看這篇文章,再說!

大陸麻雀變鳳凰 台灣還有多少機會?◎文∕鄭弘儀

現在流行大陸熱,尤其台商到大陸發展已非新聞,這項趨勢也漸漸從檯面下浮了上來,在大陸擁有十二億人口市場的強勢之下, 台灣政府手中到底還有多少籌碼?

政大EMBA幾位師長及同學在二月初到上海、昆山、蘇州訪問,時間不長,心情卻澎湃、激動,一路所見所聞和原先台北想像的簡直無法接軌。

先說昆山,這個距離上海五十五公里的六十萬人口城市,十五年前,最高的大樓兩層,最寬的馬路八米,全市只有兩輛吉普車,十五輛三輪車。

今天,昆山有幾萬輛小轎車,有三座國際規格的高爾夫球場及林立難數的高樓大廈。這個貧破的小城之所以有今天,能在十五年由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其中一半的功勞要算在台商身上。

昆山市黨委書記說,昆山市迄今已吸引了一百億美元的外資,其中台商的家數和金額剛好各占一半〔即金額約五十億美元,家數約一千二百家〕,投資的項目有電子資訊、精密機械和食品工業。

為什麼小小的昆山能對台商有這麼大魅力?根據這位黨委書記透露,他已到台灣的加工出口區和新竹科學園區四次〔不知台灣官方知不知道這位仁兄來取經這麼多次?〕,台商要什麼他清楚得很。

昆山以「服務」招商取勝
從外表看,昆山市黨委書記黑黑的、瘦瘦的,沒有官樣,像個草包,但聽他講話卻語調高昂、務實具體、邏輯清楚,充分散發自信。他說,上海因為條件好,是實力招商;深圳因中央有令,是政策招商;昆山什麼都沒有,只能靠服務招商。所以他的手機二十四小時全天候開著,等候為所有外資〔包括台商〕解決任何疑難雜症。

這種事當然不能他說了我們就信,事後筆者私下請教包含捷安特〔台灣巨大公司〕在內的幾位台商,他們都承認確實如此,甚至深夜打電話,也是隨叫隨到。這件事看似小事,卻叫人緊張,台灣現在哪有這種官員?

到底以一個昆山市黨委書記的層級拿多少薪水,願意如此付出?答案是年薪人民幣三萬元〔約新台幣十二萬元左右〕。

台灣官員普遍宣傳他們都貪污,在背後拿好處,是真的嗎?私底下我請教台商朋友,結果卻不是如此,台商們說,其他地方不知道,但至少昆山市不會。「至少昆山市不會」這又牽引出另一種思考,捷安特中國公司總經理鄭寶堂認為,以投資條件、操守、效率來說,中國不能看成一國,要看成三十國,每國不同。

為了招商,小小的昆山辦了三個「國際」,有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和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學校還特別請新加坡人管理,目的就是能安頓外資及?商小孩教育的問題。試想,台灣政府官員有過如此周到的思考?

台灣要靠大陸吃穿?
「草包」書記簡直就是務實到極點,他說,大陸為什麼讓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去,因為他們要統一企業的「管理」,所以就拿「市場」來交換,他說「要不然難道大陸連方便麵都不會做嗎?」

重點是昆山的台商賺不賺錢?「草包」書記說,九○%都賺錢,「只要不亂搞的,問題不大」。這點我無從查證,問台商都不否認,但問細一點,例如毛利如何?每股盈餘〔EPS〕多少,沒人願意講。

倒是「草包」書記很誇口,說昆山的六和機械已是台灣六和機械的好幾倍大;台灣「櫻花」公司〔熱水器廠商〕如今是大陸櫻花公司在養,沒有大陸櫻花撐著,台灣「櫻花」老早枯萎凋謝了。他的言下之意,一副台灣靠大陸吃穿的感覺。

十五年間,昆山就這樣從一年財政收入人民幣六千萬元到今天的人民幣三十三億元,成長近四十倍,台商仍在不斷的擴廠。捷安特大陸據點設在昆山,廠房一眼望去就知道台灣不可能提供這麼大的廠房,但廠房不是重點,重點在北京將大陸市場餵給捷安特,讓捷安特的腳踏車銷售量,一年光在大陸市場大約可銷售幾百萬台,一百萬台當然不算什麼,因為中國大陸每年有三千五百萬台的市場需求,對大陸人而言,捷安特賣的是高檔貨,最暢銷的每台也要賣到人民幣五百到八百元,所以三千五百萬台的市場不是捷安特可以全吃的, 但大陸人收入會增加 ,誰知道以後會怎樣?

「不要看十二億人」,「草包」書記提醒現在已有二○%具有高消費能力,也就是說,光是這二億四千萬人就夠看了。

陸籍幹部起,台幹機會少
從捷安特,我們來看看兩岸的消長。跟著捷安特到大陸發展的衛星工廠有五十到六十家〔這代表多少資金與技術人力的移出台灣?〕;捷安特去年在大陸花了人民幣兩千萬元〔約新台幣八千萬元〕的廣告;七年前草創時, 才生產十五萬台,卻有十三位台籍幹部,如今年生產二百四十萬台,台籍幹部卻縮為九位,為什麼?因為大陸培養的優秀幹部一直躥上來,昆山捷安特,大陸人已經拔升到協理級。不得不如此,有點像殖民地,不升當地人,久了怕造反,這是一種管理,有指標作用,要不然一千三百九十一人每天面對九名台籍幹部,沒有 升遷,誰願意賣命?但如此一來,台灣幹部的機會就少了。

不要小看大陸人的購買? 捷安特在大陸最厲害的加盟店是北京店,一年可以賣掉一萬台,平均一天三十台, 台灣哪家店有這種實力?但市場雖大,大陸不忘掐住捷安特的咽喉,隨時要你乖乖聽話。捷安特目前最大的年產量上限只有三百萬台,想要生產多一點,就要向政府申請,等候審批,准了,才能有更大的活路。捷安特會不會不聽話?當然不會,因為光是去年生產二百四十萬台,就做了人民幣十三億元〔約新台幣五十二億元〕的生意,最近捷安特已經計畫擴大到五百萬台,這當然要大陸方面點頭。

當捷安特、櫻花、六和機械、統一企業……的大陸規模有一天〔那一天絕對不遠〕超越台灣的規模時,他們會不聽中南海的話而改聽台北的?別笨了!固然不該用「戒急用忍」把它們綁死在台灣,但阿扁政府對這件事得快想出一套法子來。高清愿不就宣示大陸的統一要在十年內超越台灣的統一?而且兩年內大陸統一要在A股上市?

台灣有一種聲音催得很急,說銀行到大陸設分行應該趕快開放,否則台商拿不到貸款。但實情恐非如此,至少捷安特總經理鄭寶堂碰到的情況正好相反,他說:大陸銀行的總經理拚命請他吃飯,求他借錢,銀行的爛頭寸,也在找出路〔也許台灣去的中小企業融資確實比較困難〕。

投資審批一個月內核定


在蘇州,市長王金華講到行政效率時,讓人睜大眼睛。他 三千萬美元以下的投資案由當地審批,三千萬美元到五千萬美元由省政府批,五千萬美元到一億美元由國家計委批,一億美元以上由總理批。但不管哪個層級批,一定在一個月內核示。現在的台灣,一件大投資案從申請到核准,不知地方政府要揩多少油,不知地方民眾要拉多少白布條,嚇都嚇死。

明碁電腦蘇州廠就在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裡面,那裡有湖、有別墅、有購物中心,置身園區彷若站在美國, 草坪很廣,乾淨清亮。王金華拍胸脯保證蘇州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環境絕對比新竹科學園區好,他也不諱言高新技術開發區中的孵化器〔即台灣的育成中心〕就是模仿台灣的工研院和竹科的。

昆山與蘇州的台灣工廠很多,但台商真正多的地方在上海,據說在上海的台商和台商家眷加起來超過四十萬 人,不少人確實已在當地落戶入籍,娶妻生子,有位到上海九年的台商朋友娶了上海大學畢業的太太,生意做得不錯,如今他一年回台灣一次,目的是掃墓。過去是台灣外省人回大陸老家祭祖掃墓,如今竟然變成台灣本省人從大陸回台灣掃 墓。

上海有那麼多台商可能不是假的,現在連港龍航空香港飛上海的班機都從波音737改成777機型,因為777座位比 747、737多,而且班班客滿,全是台商,飛機上都會巧遇許多熟人,筆者就曾碰上明碁電腦總經理李焜耀,他肯定已很富有,但依然只坐經濟艙。

上海浦東發展神速 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目前二十層樓以上的建築超過三千棟,幾年前美國參議員看到上海,形容上海「簡直是個大工地」,如今上海依然是個發展神速的大工地,位於黃浦江邊的浦東,啟動才十年,從規 畫、找人、找錢、找資源到建成啟用,以噴射速度完成,看浦東就像一顆耀眼的鑽石,震懾人心。登上東方明珠那棟「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特殊建築,盡覽上海,在二百一十九公尺高的圓形高塔遠眺時,透明玻璃 上,還特別註明上海距離台北才六百七十公里,頗有如果三通直航,台北到上海才一個半小時航程的味道。

上海也不是沒有缺點,例如現在空有硬體,但代表觀念、價值的軟體大致還沒有跟上來。但瑕不掩瑜,看這個1453萬口的大城,飛躍茁壯,正漸漸吸乾台灣,筆者著實緊張。

到大陸前,筆者回中南部觀察三天,發現中南部相當蕭條,遠非北部能比。回中南部前,到美國十天,如此旅途奔波一個月,台灣什麼都沒變,全民依然為核四的問題內鬥虛耗不已。

上海一群德國商人聽說筆者來看上海,他指著繁盛的上海說:「No More Taiwan!」我聽了心裡一陣抽痛,怎麼連德國人都這樣說? 正巧和筆者碰頭,考察過廣州、上海、北京的經濟部次長尹啟銘看過大陸那麼多地方,一想起台灣,他的心情也很沉重,不知如何說。

拜託阿扁總統,趕快派更多官員到大陸去看看,不只是兩岸經貿、不只是兩岸政策,台灣人怕台灣再成天搞 核四、搞政治、搞選舉、搞公投下去,台灣日漸在大陸旁邊消失,奇蹟會變遺跡。
2005-12-12 9:45 發佈
  所有居住在台灣的同胞朋友們好好看一下這篇文章吧,然後可以思考思考.......
攝影攝影攝影!
應該是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對中國大陸還是停在以前那種落後的印象
中國最近這幾年各項產業的發展真的很快
台灣再不努力真的很多的機會都會被搶走
我的隨意小窩 http://blog.xuite.net/mogwy/twblog
來大陸兩年多真的感觸良多...

建議各位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最好來兩次期間相隔半年...

你會發現差異很大,尤其是大城市邊的衛星城市...

而在公司策略也是台籍回去就不補人過來,可不是兩年前求你過來了...

這裡隨便工程師都是有名大學畢業的台灣要拿啥比?

房價已經快拼過台北了....
小弟從事資訊業..
看了這篇文章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啊..
看著朋友.朋友的公司不斷派人至大陸出差工作
另一方...台灣的公司則一直不斷的裁減縮編...
而台灣的經濟沒有任何的起色..
唯獨政治不斷的在內耗國力..
真的令小弟害怕那天台灣只剩老人養老的地方..
其餘的台灣人們都在大陸就慘了...
只靠著廉價勞力才能存活下去的產業
走到哪裡都是夕陽產業
中國轉變成為資本主義、自由化的腳步
絶對不會比台灣過去的速度 來的慢
等到中國勞動力已經高到不划算
這些"台商"又要鑽到哪裡去

你現在怪政府當初不給你出走
幾年過後 你會恨為什麼當初要去
或許也不必等幾年
只要在那邊出槌了 不管是自己白目/對方擺明凹你
就又會在那邊喊 政府為啥不支援你
錢賺你的~ 出事了要救援
花公家、台灣納稅人的
好像本來就欠你似的

台灣現在要思考的是憑什麼核心技術競爭
而不是那套"管理"的神話
壓榨勞工 賺取微利

而話說回來
引用自哪裡? 也沒看到連結
該不會是掰的吧 還是剛好有另一個同名同姓的鄭弘儀
就是因為這樣,我才反對開放三通!

三通一通,全民皆空!
如果反對三通,可有比較好的方法來提高經濟發展呢?
請注意版規, 再談下去可能又要走火了....

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政治與宗教立場,為避免政治與宗教口水在此討論區肆虐與蔓延,一概禁止討論政治與宗教性話題。
這文章讓我想到的是,我在爭些什麼?在追求些什麼?世界這麼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