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如此怵目驚心的畫面
心疼到沒辦法好好入眠
真的是誰沒有父母?誰沒有家園?
看著我們的家園一點一分流失,孰不心痛
國軍在戰爭中定位成保家衛國
既然現在並非戰爭中,為何不能抽調兵力成立災害救援大隊
平時的工作就是訓練救災人才
在必要時直接投入救援第一線
像工兵有許多重機具,能可把裝被放到自然損害報廢
投入救災不是很棒
一個月花三萬五請一個草莓兵,不能操也不能罵
還要編列幾十億興建營舍養這一些電動兵
還不如訓練一支可以派上用場的兵
災害救難大隊應該跨足北東南中,分別成立中隊
除了颱風、地震、山難、飛安、海難或是重大傳染病
都應該由此大隊接手調度兵力
期以第一時間將救援物資送達第一線
我們其實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與其裝備保養到壞,不如拿出來保家衛國
也許我的想法很幼稚
但是水土保持牽扯民生利益
只能亡羊補牢
使傷害降到最低
"XX特別小組"
"XX專案小組"
"學者專家與會"
"XX大隊"
"XX中心"
這種事後的廢話單位如果越多,比較像是災難事前都沒在做事,從不溝通,從沒腦子,從不做事。
一個氣象局,每次都說自己的準確率本來就只有兩三成,電腦模擬都會不準,一路上修數字,誤差差三倍,那要氣象局做什麼?大家都看日本跟美國的氣象預報就好了。
一個政府,永遠只會怪氣象局,自己從沒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全是深夜11點穿橘色背心進防災中心吃便當,事後搭小艇小巴勘災,說痛定思痛說救人為上有什麼用。
選舉的時候有樁腳,有組織戰,快速反應選情小組,遇到天然災害,政府與政府間的溝通靠媒體。
真是夠了!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