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認只要有以下三個機制,就可以達到演化的效果:
. 下一代與上一代相似
. 個體之間有些微的差異
. 產生的下一代,其數量遠大於最終可以存活的數量
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第三點,它的意思是說 環境的資源有限,一個世代的個體必須互相競爭 勝出者才能存活,也就是說 必須殘酷的淘汰掉弱者,必須要有 "選擇、淘汰 (Selection)" 的機制,族群才能演化。
這也對,如果世代的個體數量太少,相對之下環境就顯得太優渥,強者弱者都能生存,就失去"選擇、淘汰"的機制,演化無以進行
這跟指考14分的入學門檻有什麼關係?
台灣的大學最近幾年變得很多,導致今年入學門檻降到只有14分,之前我覺得這真的是很糟糕,以後畢業生的素質不知道會如何?!
但是現在我覺得,我之前的看法可能是錯的,因為重點不是在 學生,而是在於 學校
對學生來說,現在有學校可以唸又怎樣? 以後能不能存活,考驗與關卡是在出社會之後
但是以前大學的家數少,強者弱者都能生存,台灣的大學演化與強化的速度就慢。現在讓大學的家數變多,競爭激烈,演化與強化的速度也就跟著會加快吧?! 大學進一步強化之後,教育的品質也會跟著提昇,這也是一種策略
感謝樓下指正
RROY wrote:
大大說的是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