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夢的老人
轟隆車陣,高聳橋墩下。幾根老竹桿所搭的破帳,下頭一位老婦正在那,老邁楚楚,駝著腰背在那兒挑揀著菜葉;一會兒捲起臂袖,看來細柴般的手腕,又拿起大肉刀子賣力地舉起,開始剁起那粗蠻大骨。這畫面就如菜市景像般,活生生的一家自助餐就這樣子,無牌無號的掛了起來。攤前人車往常的通過,我疑惑的彎下身子,拉出桌下的鐵板腳凳,想給它這麼的一探究竟,屆時老婦見我,用著和氣的台語說道:「來吃飯吃十塊!」。剎時莫名的還弄不清,趕緊摸了摸口袋,順意的拿出十元硬幣投往那攤上的小鐵筒,後見老婦添了一碗熱飯遞上,我捧著碗筷,隨後她又拿起夾子隨意的填滿了一盤子的魚肉青菜。「十元?!」當時心裡是這麼想著,於是我趨上前使著蹩腳台語問說。
「阿嬤! 恁菜攏賣這麼便宜喔?」
「嘿啊。」
「啊恁這樣成本甘算會合?」
「啊我沒在算,啊就沒再算買菜買多少錢啊!就盡量款,款款賣賣,加減錢收回來這樣子。」
她叫莊朱玉女阿嬤,從業以來五十多年的堅持,路人們皆知她半買半相送的經營模式,而她的飯菜更是附近勞工朋友們每日的飲食指標。溝通時,她口中的隻字片語,灰白髮際,早以用那臉上的橫橫摺皺解釋於我。順時有感阿嬤的語調很可愛,已屆朝杖的歲數了,仍在這破攤前屈就著,回頭她想了會兒講了講過往。
「那時便當一個三塊而已!」
「別人都賣多少?」
「別人攏賣五塊。啊那時開球間別人一小時十二塊,我收六塊。我攏…做每項事業…我心肝軟啦,不敢給別人賺多。」
午後收拾完攤面;日正當中,烈映照在燒透了的柏油路面,板凳上她換起褪了色的粉紅雨鞋,緩緩的從攤上一處小角邊拉出一部,看似髒殘破損且帶銹味的嬰兒推車,一問這是她孫子用舊了的東西,不丟反倒是被她拿來撿著用。起身踏著蹣跚步履,開始著手著下午的例行工作「資源回收」,四處的撿拾奔波;這動作並非因她生活困苦,而是十元吃到飽的經營方式,常使得為了買菜錢時而入不敷出,有時還得忍著牙一大清早,至附近的工廠打打零工謀得菜錢。看她說得輕鬆,可聽的人心揪的是沉重。當我問道時
「阿嬤,恁這樣賣萬一沒夠錢款這的菜要怎辦?」
「不夠錢…,我兒子一個一萬給我兩個兩萬,啊一個小漢仔做工仔沒錢給我。」
「這樣甘有夠?」
「啊不夠再去跟會來補,我現在還有欠人耶!」
「還有欠人?!啊現在頭尾開多少錢下去,現在還欠人家多少錢?」
「我現在喔!我算算差不多五十萬,我現在跟會繳一萬的還要繳二十幾會,啊不就二十幾萬!」
「恩…。」
「啊還有那個一千的,要交七個…。」
無怨尤的頭手舉足間,倍感不捨,眼眶內蘊釀著打轉的熱淚,順頰而下。這也難怪兒女們皆欲制止;生意初始雖兒女、媳婦們會到攤上幫忙,但日久眼見歲月的不饒人,便望阿嬤能早點退休享福,可她自己認為仍煮的動硬是撐了下來,眼見母親的倔強,便決心放手想讓阿嬤知難而退,晃眼二十五年仍毅然堅守。今孩子們雖各有成就但也絕非不孝,只是她停止不了對於這十元意涵的信念!
飯後自勺一碗味增豆腐湯,自己收拾碗筷順道再往水槽邊抹個嘴,這是每日顧客們的簡單寫照。問她賺到了什麼?她只說:「賺個心安啦!」。一日看來反到是為自己賺了個「相信」,相信這社會仍有人存著如此的價值觀,施授於他人。近年莊阿嬤因輕度中風,受限於行動不便,而無法繼續販售那倍感溫暖的十元自助餐,今雖橋下身影不在,可那無私飯香仍深烙在我們腦海。
-----------------------------------------------------------------------------------------------------------------------------
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或許已有人PO過,十年前看三立“在台灣的故事”被感動得痛哭流涕,十年後再看還是一樣感動。
願社會上能有許多像阿嬤一樣的人,無私無悔的付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jtivRlS500
不會貼檔,請會的朋友幫個忙吧,謝謝!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