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週末夜裡亂亂談-孩子教育之我見

各位前輩,我是今年準大一新生。閒聊板裡,時常出現關心子女課業的家長提出問題與大家討論,晚輩也有一些想法,但是礙於大學入試的諸多測驗,至今才有機會與各位前輩分享我的一些經驗、想法。此外,由於我是第二類組的學生(早期所謂的理工科),故以下舉例大多屬理工相關科目,於此請各位前輩不要見怪。同時也因為我是第二類組的學生,以下文章若是有語意不順、文辭不通之處,也請各位前輩多多包涵。

長期在台灣接受教育,我發現一個我覺得不甚合理的現象-過度重視分數勝過課程內容,並且這個情況可以說是無所不在。簡單舉個例子,坊間有許多智力測驗的參考書籍,熟讀過後也的確可以在智力測驗中奪取高分,但是那是正確培養孩子智力的方式嗎?我給予否定的答案,因為在進行智力測驗時,熟讀參考書籍的孩子,與其說是在思考判斷,倒不如說是在執行一個已經被告知必然正確的運算(類似背公式),於此應該不難看出-智商這個數字絕對不代表全部。同理,在台灣的教育環境裡,與其重視孩子成績單上數字的高低,我覺得更應該重視孩子在課程裡學了些什麼。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翻開課本查看作者簡介?其實各科課本的編者都是學歷經歷讓人安心的大儒。而課本的編輯重點更是在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而非僅僅只是解題技巧。也因為如此很多問題在不同的學級(學校層級)而有不同答案,同時這點也是很多家長所擔心的。於此我再舉一個例子加以解釋,國中生接觸化學時,P4O10是不應該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P2O5,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下,化學式應該以最簡單形式存在,故所有化學是都應該約分。然而到了高中,化學式包括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電子點式......等形式,所以在高中P4O10不但是合理的,更因為他與實際情形相同,高中書籍中絕大多數都是以P4O10表示磷酸酐。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說國中課本編錯,因為必須讓國中學生俱備化學式約分的概念,所以國中課本中一概以實驗式表示,也只有如此才能讓孩子到高中時有能力理解以上各種化學式。承上敘述,當課本上的知識與家長,抑或是補習班有所衝突,我們所要做的是並非一味的否定課本,而是應該深入了解課本如此編寫的原因。當然可能的原因太多太多了,容我在此不再冗述。

此外,每一門學科都會培養孩子獨特的能力與特質。好比說,數學能力較敏銳的孩子在邏輯思考能力會比較優秀,而國文能力較優秀的孩子更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高中以前孩子每一門學科都不可以偏廢是其來有自的。但是也不要讓孩子一直讀書,進而忽略其他活動。原因無他,課程所培養的能力最終還是要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此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活動是可以培養孩子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經常可以運用再課程學習上。再舉個例子說明,自行車的變速系統就是很典型力矩、角運動實際應用的案例,因此在孩子接觸過自行車的變速系統後,孩子更能體會力矩的概念,更能夠理解力矩的意義,因此力矩的公式孩子自然有辦法體會,當然公式也不用硬背,因為他(她)能夠自然而然的寫出公式來。因此,在校時讓孩子開心的上課,回家時讓孩子培養自己獨特的興趣。如此一來,孩子不僅可以每天都過得開心,更重要的是,孩子將會擁有比成績單上的數字更為重要的東西-俱備獨特的能力與特質。
2009-07-12 2: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孩子教育 我見
看來你這主題我來回是在好不過了,我是讀三類的現役生,
不過這種討論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勸你別陷太深了

國中沒教建結當然會出現P2O5...
“かわいい"なんて そんなこと言っちゃダメです
driftersprt wrote:
各位前輩,我是今年準...(恕刪)

原來如此,那改進方式在哪?有思索過嗎?改進後如何提高學習率?
人都有兩面 笑臉下面藏著惡魔 只是一瞬間的愛也會轉換成怨恨 怨恨最終會使這個世界血流成海 一寸前是黑暗 回頭看的話也是黑暗~♥
能正確引導小孩,學的快樂,不只是看成績單,做長期培育的家長實在不多,
之前雜誌有報導,通常只有家境優,父母知識高,母親有閒又有能力教導的孩子比較優秀,
這是當然的!
可是很多父母都很忙,當孩子的成績會影響他升學時,
他們第一反應一定是送補習班,
不了解這些學問的內涵也無所謂,能記起來,考個好學校,能有個好前程最重要!
我想這是很多家長的心態,
雖然我也贊成要適當引導,培養學習樂趣,但是現實還是現實!
Charles. wrote:
看來你這主題我來回是在好不過了,我是讀三類的現役生,
不過這種討論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勸你別陷太深了


呵呵,有沒有實際我並不清楚,但是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用這個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RozenMaiden wrote:
原來如此,那改進方式在哪?有思索過嗎?改進後如何提高學習率?


這就要看你所謂的改進是如何定義囉?成績進步?能力變好?
如果是專指提高學習效率,那麼這個又更難明確定義了。
難道是要以考試成績作為標準?若是如此不就又掉回數字的迷思了呢。
再者,不論學生的學習心情,反倒是直接討論學習效率,是否有些過於功利呢?
不過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學生若是不單重視成績,同時也重視他們獲得了什麼,他們會活得更有自信、更加開心。

nansmai wrote:
能正確引導小孩,學的快樂,不只是看成績單,做長期培育的家長實在不多,
之前雜誌有報導,通常只有家境優,父母知識高,母親有閒又有能力教導的孩子比較優秀,
這是當然的!
可是很多父母都很忙,當孩子的成績會影響他升學時,
他們第一反應一定是送補習班,
不了解這些學問的內涵也無所謂,能記起來,考個好學校,能有個好前程最重要!
我想這是很多家長的心態,
雖然我也贊成要適當引導,培養學習樂趣,但是現實還是現實!


水水又點出了另一個癥結,的確有許多家長將孩子送往補習班。不過我認為真正糟糕的是將孩子送往補習班後,家長的行為表現出孩子的成長跟他沒有關係了,甚者認為送往補習班是投資,而且一定要投資成功,這點我就很不能苟同。不過如同水水所云,現實終究是現實,這點我有另外一種看法,也許這樣的理念還不足以改變大環境,但是如果可以改變一個家長對教育的看法、一個學生的學習心情,對我而言就是值得的了。
我自己是因為興趣才讀自然,也不太在意成績,不過確實是有考試的壓力
“かわいい"なんて そんなこと言っちゃダメです

driftersprt wrote: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裡,與其重視孩子成績單上數字的高低,我覺得更應該重視孩子在課程裡學了些什麼


你考上哪間學校

還有...記得面試時跟主管說
再怎麼嘴砲也不是員工,再怎麼衝流量分紅也不是股東
Charles. wrote:
我自己是因為興趣才讀自然,也不太在意成績,不過確實是有考試的壓力


恩恩~
能夠跟著自己的興趣走真的很好,
至於壓力是難免的,希望你有辦法撐過囉。
畢竟考試除了考驗學能之外,還考驗著學生的抗壓性、穩定度。
我在這裡預祝你,學習愉快,大學高中囉。
driftersprt wrote:
這就要看你所謂的改進是如何定義囉?成績進步?能力變好?
如果是專指提高學習效率,那麼這個又更難明確定義了。
難道是要以考試成績作為標準?若是如此不就又掉回數字的迷思了呢。
再者,不論學生的學習心情,反倒是直接討論學習效率,是否有些過於功利呢?
不過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學生若是不單重視成績,同時也重視他們獲得了什麼,他們會活得更有自信、更加開心。

不重視成績,那麼如何量化學生的學習程度?
所謂重視其獲得什麼,終究要衡量現實因素,
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思維,在你的文章中有兩種角度的思維,
其實不用那麼複雜,玩那麼多年的教改,終究是配合現實,
依現實需求去教育最省事,所以這些問題是無解
人都有兩面 笑臉下面藏著惡魔 只是一瞬間的愛也會轉換成怨恨 怨恨最終會使這個世界血流成海 一寸前是黑暗 回頭看的話也是黑暗~♥
我蠻同意你的看法的。
在台灣真的是考試考到離譜的境界,分數變成一切。
學生最會考試,但是學到的東西可不可以實際運用?
我的部落格 http://andrewzo.blogspot.com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