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產界的朋友嗎 建商為何還要狂買公共設施保留地?
都會法不是通過建商可以用繳代金來替代(政府出面收購 建商出錢)
那為何現在建商又要像以前一樣 自己買呢?
可能原因?
1 先自己買下 再高價賣給政府?
2 ??
之前家族有賣過一塊公共設施保留地(價錢極低 一堆人各分個幾萬) 最近又有建商要買家族新店這塊
有人了解或了解行情嗎? 謝謝
chuangman wrote:
通常是容積率轉換啦(...(恕刪)
內行喔
不過容積率轉移比起代金算是更麻煩的方式
容積率轉移要自己買 自己配對 比較麻煩
代金是建商出錢就好 省力效率好(2009年1月修法通過)
我是奇怪建商為何要自己出錢買
舉例來說 一塊公共設施保留土地在台北市公告現值假設1億
如果代金只要公告現值就好那要1億(理論上應該還要加成 因為政府徵收要加成)
這樣建商會覺得划算 因為在台北市市價遠高於公告現值
可是如果一樣一塊公告現值1億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在南部或非台北市地區(如您所說的新莊)
以現在公告現值與市價的差別就沒很大
更何況出面收購的價格通常還是公告現值5折上下
如果在非台北市地區繳代金給政府幫忙取得
這樣當然不划算
當然是自己以公告現值打折去收
當然有的人會說如果我是地主
誰會那麼笨用公告現值打折賣給建商
嗯
因為這些人可能不缺錢
再等20年政府也未必有錢來徵收
所以那些土地就繼續這樣放著
願意打折出售的就早點拿到錢
75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