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來臨,讓原本已經供過於需的就業市場更趨飽和,導致待業中的求職者彼此間競爭更加白熱化。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為了加速找到工作,現在有43%求職者,對於期望薪資只有25,000元以下,似乎有「降價求售」的無奈心態。
新聞來源
------------------------------------------------
這些所謂的人力銀行有哪一次放出對勞工有利的消息了? 每每看到這種新聞就覺得台灣人真的很溫馴. 這樣玩法在國外早就爆動了吧. 好歹對岸的大陸勞工都敢修理台商了. 可憐的台灣牛喔....唉.
------------------------------------------------
看來這主題有點被模糊焦點了. 這新聞講的是求職者, 不是只有新鮮人.
乾脆這樣問好了, 假如你今天要換工作, 你願意或是必須降價才能找到工作嗎? 如果不是那所謂的人力銀行又憑甚麼可以放出這樣的消息? (拜託別再扯新鮮人了, 兩碼子事)
不可否認少數的幸運兒還是可以拿到不錯的薪水,但是在今日的就業氣氛下,我想我們可以合理的去推斷既使是目前最優秀的一些學生的薪資仍然受到壓縮,當然事實如何只能等公認優秀的幾間大學的畢業生上來現身說法了。
簡單來說,這二十年來台灣的產業集中以及教育的怪物政策造就了供給大於需求的局面,
並不是這些大學生做錯了什麼來讓他們一進社會就面對連支付生活費都有問題的窘境。
當然會有一些人的論點認為只要你有能力,一樣可以在日後獲得高薪。
不過這就好像在十年前大家剛出社會拿到一萬多的薪水而抱怨時被父執輩說你們只配拿六百塊一個月一樣的道理。
想想,如果當初我們是被這樣說,我們心裡的感受如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