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有沒有高鐵和北捷誰比較會賺錢的八卦???

有沒有高鐵和北捷誰比較會賺錢的八卦???
最近高鐵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因為媒體的報導, 高鐵沒有政府出手, 即將破產,
就在人人跟著媒體喊打的這時, 網路上和BBS站卻也發現有人深入探討後,
如果深入探討興建工程費用, 折舊和利息支出等等因素後,
事情似乎也不是如媒體片面報導的單純~

例如:
1.高鐵BOT花了四千多億, 政府如果如合約強制買回需付3000億, 但和北捷比起來, 政府只花了三千億,
就能接收高鐵其實並不吃虧, 因為高鐵工程品質遠勝政府工程, 政府自建絕對不只花這些錢, 很多人說,
如果當初是政府自建, 現在可能還沒通車, (因為高鐵台中站旁的台鐵新烏日站站體到現在都還沒完工),
然後看看台鐵新車站和新建機場航站, 品質真的差高鐵太多了...如果政府最後同意降息和展延折舊攤提的年限,
其實高鐵的票款收入和單純的營業成本支出(不列計利息和折舊費用)其實是有賺的, 只是當初BOT團隊借款太多, 造成利息和二十幾年內折舊攤提完畢的負擔沉重(活該)...

其實高鐵每日平均八萬多~九萬人搭乘, 其實真的算不少了, 之前經濟高峰期的北高航線每日100班時代, 也不過三萬個座位, 台鐵西線對號列車目前每天也不過提供快三萬座, 況且台鐵70%都是中短程旅客, 平日自強號過了台中以南, 13節車廂大概也有8~9節車廂全空, 只是十幾年前政府的評估高鐵每日有20萬人搭乘, 數據不知是如何算出來(中捷綠線即將步入後塵, 政府委託的顧問公司評估通車後每日8萬人搭乘, 事實上很多人預估每日二千人不到, 就我對台中市大眾運輸的認識, 我會選擇相信後者), 很多人說高鐵載客率只有四成不是沒人搭是啥? 但是如果不要隨媒體起舞去深入探討, 這就如同台鐵用180人座的757飛北高, 一小時只發一班載客率8成, 高鐵卻用350人座的747飛北高, 一小時還發出3~4班, 載客率只有4成, 其實是高鐵載運的旅客數已是台鐵的好幾倍之多, 台鐵旅客以為台鐵生意很好, 高鐵旅客卻以為高鐵沒人坐, 其實去問每週搭高鐵的常客, 他們絕對不會認為高鐵沒人搭(高鐵平日減班後的下午時段, 一小時單向只剩二班, 反而常遇到班班客滿)...反而是我去年搭過台鐵平日直達自強號, 台北到台中我的車廂從頭到尾只有3個人, 其他車廂也差不多...

2.北捷初期花了四千多億, 後來又追加七八千億, 只是完工後由捷運局幾近無償移轉交由捷運公司經營,
(這是真正的全民買單), 所以捷運公司的營運成本不用像高鐵和高捷算入折舊和興建成本, 只要算租金和
單純營運成本, 否則如果和高鐵高捷一樣加計營運成本, 利息和折舊, 北捷因為興建工程費用太過於龐大,
每年虧損也是以百億計...
(況且國際上也有對台北捷運公司無償使用~不用計入興建和折舊成本的模式感到不可思議)

3.有人分析~北捷花了比高鐵多二, 三倍以上的工程費, 現在每年高鐵的年營收卻是北捷營收的二倍,
那~到底高鐵還是北捷會賺錢? (感覺就工程費支出和票款收入來說, 興建高鐵的效益似乎還比較大?)
況且北捷一直擴張路線, 有運輸工程的先進分析, 如果台北都會區人口成長有限不如預期,
後續再加入新建路網的攤提成本, 北捷即將虧損...(如果真的是如此, 那高鐵高捷看來, 也似乎沒有如此不堪)

http://fabg.pixnet.net/blog/post/24370409

所以~除了大家說高鐵快倒的罵爽之外, 有沒有高鐵和北捷誰比較會賺錢的八卦???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009-06-19 15:03 發佈
搶第一,雖然我不懂啦!!

乖乖拿椅子好啦!!

有些美麗 要用時間來收錄 有些美麗 只能用瞬間來抓住 我想裝滿相機的 不再只是美麗的構圖 還有美麗的意圖 讓美麗 有了完整地圖
大眾交通系統
原本就是要便民的交通工具
而不是賺錢的工具.
要一起去爬山嘛~
這篇的標題還真像某bbs版的規格
前面加個[問卦]好了
就我個人感覺..我常坐高鐵.也覺得乘坐的人不少..
如果真的說乘坐人次太少..應該是設的站真的太偏僻..
當初評估設這麼遠的理由很多..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和想要學日本新幹線創新市鎮.等.
高鐵公司也等著高鐵站周邊熱錢湧入炒地皮.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很多因素導致周邊土地價值泡沫..
除了台北和高雄.其他站點都還是鳥不生蛋狗不拉屎的地方
真的要救高鐵的話..政府收回..以後公共基礎建設主力在高鐵站商圈.
地皮炒起來.熱錢擁入..利益可觀

一個是BOT案件、一個是政府公共工程
那有人拿BOT案件來跟政府公共工程來相比,有點常識好嗎
要這樣比,不如把高鐵來跟台積電相比,台積電成立初期也是由官方資金支持下才得以成立

政府已經違反合約出資3千多億給高鐵,就算所借的資金均不算利息
但高鐵仍然要面臨倒閉,台北捷運還可以自給自足~~
這2項工程其實沒辦法比較
高鐵是用於全國性的快速交通
北捷是屬於區域性的
基本的訴求就不同了
所需的人事及各項軟硬體成本也不盡相同
因此很難比較
jiern wrote:
一個是BOT案件、一個是政府公共工程
那有人拿BOT案件來跟政府公共工程來相比,有點常識好嗎

我要說的是, 不管啥BOT和政府自建, 只探討工程花多少錢,
北捷總共花了多少錢? 營收才高鐵一半???
那感覺高鐵的投資報酬率還比較高,
或是你是台北人, 習慣用台北觀點看天下?
只要台北才能有重大交通建設, 其他地方都是多餘???
說難聽點, 當初蓋北捷的一兆多也是用你我的稅金去蓋的(不光是台北市民的錢),
這是真正的全民買單沒錯啊, 當初一個垃圾桶二三萬的買,
廁所的高價磁磚還要綁上東歐某國的特殊規格,
其中的利益糾葛, 絕對不會比高鐵還不精采,
只是政府花錢債留子孫~還能讓你沒感覺而已,
而北捷不用算土建成本和折舊, 也只是帳面好看,
不然台鐵也虧了一千多億, 貓纜我都還沒坐過就先成了廢鐵, 你怎不叫???
或者是, 當初高鐵如果是政府自建, 花了七八千億拖到現在還沒蓋好,
你大概也不會叫? 只是因為政府自建, 雖然花再多錢也比較沒有新聞性而已...

你講出重點了

一條木柵線的造價就快跟高鐵差不多了
如果高鐵是政府自建,大概路線會彎來彎去,設站一堆,蓋個10幾年無法完工(韓國蓋12年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