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真的是刻意被栽培起來的航空公司.
如果你有興趣逛一下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你可以發現長榮佔的地盤總是在最好的地點.
長榮航空的行李托盤, 旁邊也都是行李推車.
立榮航空的台北, 高雄登機門, 總是在最靠近出口的位置.
在 1990 年代, 其它航空公司努力衝國內航線,
才能因為飛安良好飛國際航線的時候,
長榮航空卻可以因為特許, 從國際航線先飛.
吃不到國內線的市場, 就吃下馬公航空. 改名立榮航空.
立榮航空總是包到離島最賺錢的航線.
當航權分配, 遠東復興的航權權數是一, 長榮跟立榮就變成二.
所以如果就集團數, 航權分配應該是 25%, 扣掉遠東是 33%,
但是以航空公司計算的話, 航權分配就變成 33%, 扣掉遠東就是 40%.
立榮搶下了中國直航航線, 就飛機機組員整個濕租給立榮航空,
然後立榮航空的飛機整個濕租給長榮飛沒什麼客人的航線.
華航拿到的歐洲的點, 比不上長榮拿到的點漂亮,
華航努力經營的日本包機航線, 卻因為莫名其妙的火燒機,
拱手把民航局原本要給華航的航線, 包括經大阪到洛杉磯拱手讓給長榮.
華航的飛安紀錄是不好沒錯, 不過我也不喜歡長榮這種行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