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看到某位餐飲老闆發的文,讓我想到20年前..........

剛剛逛了一下閒聊討論區,看到有位應該是餐飲業老闆的人在說員工難找,暗喻年輕人嫌錢少不想吃苦........


看到最後我想起自己20年前(正確來說應該是22年前開始,不知道算不算童工?不過我當時有勞保的!)的相關經

歷(食品工廠與平價日本料理店),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因為國中時愛玩不想唸高中,所以當初選擇到淡水唸五專,想說就算將來考不上插大,去當兵至少也是個大專兵,

成功嶺有可抵役期,最重要的是不用當三年義務役,但是因為分數差一點沒撈上台北工專或台北商專,所以選擇

風光明媚的淡水去玩了,當然私立學校的學費當然貴多了,所以專一暑假就去打工了,打工的地方是當年紅極一時

的超群西餅..........


當時(民國77年),當時超群的工廠在南京東路一段某巷(旁邊就是現在的14,15號公園),超群開給暑期工讀生的

薪資是每天500元,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中午休息半小時;午餐由公發一張約35元的飯票,可在公司外面的

麵攤或自助餐吃飯,老闆再拿飯票跟超群結算;當時暑期工讀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趕做中秋月餅!我沒說錯,

從大學期末考後(6月下旬)開始趕製月餅,做好後送到冷凍倉庫冰存,等到中秋節前1個月開始再拿出來烤來賣....

超群的月餅餡料可是很講究的,雖然餡料是外購的,不過可不是拿來直接就包月餅了;超群都會自己再加豬油與

砂糖自己再炒過一次(例如豆沙餡);當時有一個炒餡部,炒餡部的工讀生都是挑選過的精壯大學生,一天的薪資比

一般工讀生多了250元,不過那種環境,是很難想像的惡劣.........


各位當兵時應該有看過伙房用噴燃機煮大鍋菜吧,如果是一個地方同時放了五組以上這種東西同時開火大炒,就算

是冷氣再強你也不會有感覺,大鍋加大鏟去炒那種重死人的餡料(一鍋好像要放5或6箱,一箱約8公斤),炒的時

候要加上大量的豬油與砂糖,還要不停的攪動才不會燒焦,在盛夏時節那種工作起來絕對不比工地搬水泥輕鬆,要

經常喝水才不會中暑昏倒;在那個房地產飆漲到處缺工人的時代,搬水泥一天的行情是3到4千元,差別在於不用

爬鷹架而已..........(那個地方我曾經跟其他工讀生拿溫度計去測過,裡面冷氣開很大,不過溫度還是在41到42度

左右,裡面炒餡的人都是只穿一條短褲打赤膊在工作。)


小弟當時第一年負責的是烤訂婚喜餅,當時二樓的喜餅有四組旋轉大烤箱,烤餅的子車都比我還高(一車可插大約

60盤餅乾,溫度大約都設在170到220度之間;每當餅乾烤好要拖出來冷卻的時候,當烤箱的門一打開,裡面冒

出的高熱讓我臉上的汗瞬間蒸發,嘴唇也立刻感覺很乾非得喝水不可!好不容易熬到中午,只有短短的30分中吃

飯兼休息,這種工作真的是只有年輕人才能做的來,


當時工廠分三班制,廠內的地板很多都是鋪不銹鋼板,既然東西做的多當然貨也補的兇;一包50公斤的砂糖或是

兩包22公斤的麵粉都是直接上肩從貨車搬到庫房去,西餅工廠難免會把地板弄濕,走起來真的是很費心又費力!

如果是搬到一樓以上的樓層,就是堆在小臺車(臺車的面積小於糖包,用拉鐵捲門的鐵勾拖著走),一次堆個4包在

不鏽鋼地板上拖著走,因為工廠是兩棟公寓改裝的,中間有連結坡道(也是不鏽鋼板),不過有高度落差,就算是兩

個工讀生一前一後的連推帶拉還是很吃力.........


還有一個非年輕人不可的工作,那就是到冷凍庫整理並騰出多餘的空間.......盛夏的工廠裡面因為烤餅烤蛋糕的緣

故都是熱的要命,不過冷凍庫可是零下5到10度的低溫,雖然進冷凍庫會叫你穿件厚外套,不過很多人都嫌麻煩直

接就進去了,那種溫差極大的環境下做久了身體鐵定受不了,也是年輕人才能這樣玩.........


以上我說的只是我打工第一個暑假碰到的部分狀況,除了6月下旬到9月上旬有工讀生來幫忙以外,其他時間大部

份都是靠正職員工在撐,各位一定想知道正職員工的薪水有多少?我問過比較資深的員工(年資3到4年),一個月

2萬五千元打死,沒有加班費也沒有三節跟固定的年終獎金(好像只有紅包),菜鳥好像是1萬8千元;或許會有人說

這裡可學一技之長.........別傻了,這裡的一技之長就是照流程操作機器,了不起頂多會包蛋黃酥,月餅或是裝飾蛋

糕(超群蛋糕當時也很有名,別人是算吋來賣,他是算磅來賣,當年一個小慕司蛋糕就要賣25到35元,size不比

85度C的大).........當時35元可以在台北市吃到一個排骨便當,現在台北市一個正常的排骨便當至少要70元

以上(請別拿那種廉價卻偷很大的便當來比),當時一公升高級汽油約16元,現在一公升95無鉛要27.7元而且持續

上漲中........當年的資深員工都在煩惱25000元的薪水扣掉吃住何時才能買的起一間小公寓(當年房價漲很大),

沒想到2x年後,當年的朋友跟我說類似行業薪水不但沒漲有些還縮水到基本薪資,聽來真是令人感嘆啊.....



要人家當學徒,至少要包吃包住吧..........以前很多師傅都會把學徒當成自己的家人,不但包吃住而且還會照料

生活起居,雖然要熬很久不過總是會學到東西..........現在我所知道有些都是假収學徒之名行壓榨之實,騙一些

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規避勞基法;以現在台灣的景氣來看,除非是想收掉不做了,否則真的教會了人家出去自立

門戶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景氣不好外面做吃的競爭這麼激烈,學徒很容易變成廉價勞工.........


至於平價日本料理,當年我也常去我阿姨店裡幫忙(店在靠國賓附近),有些東西不要說破比較好........一樣水準

的東西如果到日本吃過你就會發現台灣賣的很多根本沒有功夫可言,廚藝白痴的話例外..........

當然如果你碰到一個不藏私的好師傅或是好老闆,就算錢再少事再多都是值得的;問題是這種有良心的老闆已經

越來越少了,在嫌年輕人不肯吃苦之餘,是否也該問問自己的良心會讓自己的小孩也去做相同的事呢?





2009-06-06 1:3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餐飲老闆 20
HOTSHOT8888 wrote:
剛剛逛了一下閒聊討論...(恕刪)


深夜了,好文加分先

我在那篇文也回到,真的要留人家,真的希望人家學東西,以現在我的作法加減要給點保障(當然是以沒經驗的人),像是薪資多一點,很多體力工作真的得靠他們,還是包吃包住之類的,都是可以列入保障之流

當然啦,有的老闆或許不以為然吧
問題是現在每個行業的入門薪資都往下掉
大學生素質的確也不比以前
重點是現在的情勢資方比以前更有利
還有是廠商出走,對資方來說,只是純粹生產的話
你能作的事,可以用更低廉的方式取得


情勢樣樣不如以前,現在的人尤其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反而比以前更有骨氣?
現在的年輕人跟20年前來比的確是眼高手低,不過20年前的餐飲低階從業人員的流動性也很大;

原因不外乎是錢少又辛苦,但是以當年的物價水準來跟現在比,很多老闆們是否該捫心自問,在要求員工吃苦

耐勞時是否給了合理的報酬,20年前的2萬元跟現在的2萬元購買力可是差了不只一倍,難道只要給夠讓員工吃飯

睡覺的薪水就是好老闆嗎?


" 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今年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月下跌○.○八%,已連續四個月下跌,

躉售物價指數(WPI)更下跌十三.四五%,創下史上最大跌幅;主計處表示,通貨緊縮壓力仍然存在。"


這兩個月的股市漲很大,CPI卻反而往下掉,可見得庶民百姓並沒有因為股市上漲與兩岸等因素而受益,這裡面

當然也包括了許多的年輕人,要叫馬兒跑,至少也要讓牠看見放在牠眼前的胡蘿蔔才對吧!你光是跟匹馬嘴砲,牠

會願意跑嗎?
社會在改變

1萬年前打獵的祖先更辛苦

1千年前種田的祖先也很辛苦
那位大大的文章我不能苟同的地方在於,你是要找員工?還是要學徒?

還是像不像三分樣?還是因為以前被凹過現在要凹回來?

我說我親大哥的例子

民國60年代(1970年代)開始學廚藝,國中根本沒畢業,就跟著師父學

不是來學東西嗎?怎麼還需要拿錢?

我們先來用今天的眼光算算

1.包吃: 以今天一餐算70元不過過分吧?一天就210元,一個月6300元

2.包住:現在外面一個月5000包水電,這個標準可以吧?

包吃+包住=約11000(四捨五入)往低的算..

3.零用錢:當時不叫薪水,但是卻是固定的收入,以某大的標準3000來算

包吃+包住+零用錢 就大概14000,這是以現在的價值來算

以上都是看的到,帳面上的價值

因為大哥剛去學年紀小,少不了教養的問題,這方面更是無法計算,我也沒辦法給他量化..

-------------------------------分隔線----------------------------------------------

一個國中沒畢業的小鬼,你還沒確定他學會還是學不會,你要先花這些,這是民國60年代的作法,或許不是通用標準,但是是一個例子....不是來學東西嗎?怎麼還需要花老闆或是師父的錢?


要知道,當時找大廚去做,是只談大廚的薪水的,學徒的薪水誰出?師父或是說大廚....

我沒有餐飲方面的經驗,但是我身邊有活教材

-------------------------分隔線----------------------------------------------

我也覺得以大學的年紀來學技術都算晚了,說真的以國中最剛好,如果真的要琣養的話,我大哥也說如果他現在要教或是要收學徒,也會按此標準,因為到大學的年紀個性已經固定了,不是不能教已經是不好教了,以前說學技術要三年四個月出師,但是我大哥足足10幾年才正式離開師父的保護傘,第一份工作都還是拿著師父的推薦信去飯店面試的,當然什麼都沒談,老闆看完信就直接用了。

很多人愛談以前,那位老闆也愛,但是心態要可取,怎麼培養人才?以前當然不乏打罵,但是不是以壓榨你作為樂趣,所以您到底是找員工?還是學徒?你的心態是師父?還是資方?還是你自己也搞不清楚?



為啥國外一堆知名大廚都不是國中生開始當學徒也搞到變世界級名廚
一二三木頭人 wrote:
為啥國外一堆知名大廚...(恕刪)


這只能說國情不同,先不要說學廚藝這件事,以前會去當人家學徒的,不管學什麼家境都不好...

我也點出幾點,某老闆說的他拿3000只包中餐,我跟我大哥的看法是他被凹了,真講到以前也不是這樣凹法..
我大哥聽到我講某老闆的例子,他說日本料理那有麼難賺嗎?

還有學技術,如果人家真要培養你,是要在你身上投資的,不管看的見的金錢還是看不到的心力....
哪有什麼來學技術老闆還要花錢的謬論...要花的可多了..
我覺得很多人都把學徒跟員工都混在一起討論,

如果覺得薪水太少也可以去科技廠的生產線當員工,

那薪水一定比學徒來的多,但是十年二十年後,

到底是學徒薪水比較多還是員工薪水比較多,

hunk0504 wrote:
我覺得很多人都把學徒...(恕刪)


某餐飲老闆就這樣阿..

我的感覺他就是混在一起..

所以我才會問,他的心態是要找學徒?還是員工?




-------------分隔線-----------

要找學徒,希望人家眼光放在十幾二十年後?請問這位老闆或是您有辦法給予學徒相當的保障嗎?

你的推薦信有辦法讓面試官廢話一句不多,只問你要多少月薪嗎?


如果不能,沒有關係,那我建議你還是找員工吧,條件價碼開出來,合得來不合則去,沒什麼好抱怨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