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引用「發生醫療糾紛 40%民眾不知所措」

提供自身家人的經驗,測試大家在遇到醫療糾紛時所作的處置。
家裡的大人之前有一陣子血尿堵塞,後來去公立的醫院診療,經泌尿科主任判斷為之前攝護線開刀傷口傷未癒合導致,因大人有糖尿病史,故傷口癒合本就較一般人為差,因此有長達半年大人需經常半夜掛急診,後來經家裡決議轉診醫院中心。

轉診後經醫學中心主治醫生檢查後,判定為大人因其中一個腎腄瘤所以導致血尿,且主治判定大人癌細胞已轉移膀胱且為第四期,當下整個家庭生活如掉入地獄般,接下來主治安排一系列的治療,首先主治給大人作了二次化療,因大人年紀已大,化療期中還引發心肌梗塞,幸好有搶救回來,不過也在ICU插管快半個月,之後醫生不敢再作化療,而直接以腹腔鏡摘除出血的腎(因大人另一個腎功能不佳,讓大人現在時時需擔心不知何時需過洗腎生涯),的確摘完腎之後,血尿改善了,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在術後檢查時,發現大人身上的所有癌細胞均消失了,之前判定的癌細胞已轉移膀胱且為第四期也不見了,大人為此先後去國內各大醫學中心檢查,也均檢查不出任何癌細胞,為此主治還解釋血尿本來就會影響判讀,而且還幫原公立醫院主任(事後知道兩人認識)說其原先的處置也沒錯。

重點來了,對這些醫師都說自已的處置沒有錯,也說同業的處置沒有錯,那請問大人及家人那一年夜半跑急診及心理上的煎熬,而重頭到尾主治沒有一句道歉請問若你是病患或家屬你會接受嗎?而且最可悲的是目前的法律機制跟機構完全幫不上什麼忙
--------------------------------------------------------------------------------------------------------------------
原來不僅是個人,連醫改會也注意到在面對醫療糾紛中40%民眾不知所措
引用980418聯合晚報報導
發生醫療糾紛 40%民眾不知所措
發生醫療糾紛,病家只能抬棺抗議、撒冥紙示威嗎?根據醫療改革基金會統計,近四成民眾會先透過院內申訴,四成民眾完全不知所措。顯示醫療糾紛中的病家多處於資訊缺乏以及無助的處境,只有少數會以「自力救濟」或「媒體爆料」處理。

醫改會指出,沒有疏失的醫療傷害,應該定位為醫療風險,採取快速賠償,讓病家和醫療人員衝突降到最低。但是若有疏失在其中,就必須追究責任,也可作為醫院、醫師不再犯同樣錯誤的殷鑑。

當醫療糾紛一發生,醫師害怕被告,多會在第一時間拉高姿態,不願意溝通,甚至避不見面。而病家也滿腹委屈,因此很容易起衝突或「法院見」。醫改會統計,近四成民眾會先循正常的管道,先透過院內申訴,四成民眾會完全不知所措。醫改會指出,在接受醫改會諮詢後,二成民眾與醫院和解成功,在縣市衛生局調處,有1/3成功率,可見醫療糾紛和平落幕是可行的。

但是,目前醫療糾紛處理管道,完全沒有相關法規提供解決方法,發生醫療糾紛後,民眾求助無門,只是會讓不法之徒有機可趁,製造混亂而獲取自身利益,使醫病雙方蒙受傷害和誤解。醫改會呼籲,政府和醫療院所一定要建立健全透明的處理窗口和機制,宣導正確求助資訊,轉介民眾採用合適的管道,讓醫糾不用透過訴訟,也能妥善處理。
2009-04-21 11:13 發佈
我的認知裡是,有需要做開刀手術最好多跑幾間大醫院

讓不同的醫生診斷提供不同意見

畢竟人體跟電腦汽車不同

電腦汽車是死的東西,對就對,錯就錯

就算修壞了零件換過就是了

但就算是電腦汽車有時候也會有推測錯誤的可能發生

更何況面對病人,醫生只能靠儀器,血液尿液的分析

來推測病人"可能"生了甚麼毛病

依據"病況"投入藥物或侵入性治療

我自己去看醫生,詢問醫生可能是什麼病?

醫生口頭上只會說大概是甚麼病況,朝哪些方向醫治,給我怎樣調理身體的意見

都嘛會避免直接跟我斷定是甚麼病




客觀來看

要求醫生百分之百跟你斷定是甚麼病是不可能的...

沒有cancer卻診斷為有cancer,還讓病人去做化療,很明顯的是誤診。
請提起告訴要求賠償吧。具體到底受到多少損害,該要求多少的賠償,就不太容易判斷了。

樓主說『而且最可悲的是目前的法律機制跟機構完全幫不上什麼忙』。樓主有試圖尋求幫助嗎?我看是沒有。既然自己沒開始努力,別人要怎麼幫忙?!如果要說「可悲」,應該是指「樓主自己」吧!
dumb3128 wrote:
沒有cancer卻診...(恕刪)

那請問就現行法律機制及機構可幫得上忙的呢?
現行的法律機制裡,民法第184條規定有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各種機構裡,法院可以受理訴訟,需要法律諮詢的人可以找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或是大學裡的法律扶助社。
dumb3128 wrote:
現行的法律機制裡,民...(恕刪)

大大說得真好,不過請問一個老人家(如家裡大人)又或者一個非醫界人仕(如敝人我)怎麼知道該從那一個點下去切入。

整過療程中,醫生的解釋又充滿專業名詞,當時的我們又怎敢懷疑醫生的判斷(醫學中心的主治),再來不管是求助法院扶助或各政府的法律扶助面談時間均短短數分鐘(一堆人在後面排啊),結論往往是要不來我律師事務所好好談,問題是去事務談價碼就是咨詢了,怎麼知咨詢費是如何起算,且委托後每開一庭又要多少出庭費,況且這種官司印像中沒打個兩、三年是不會有結果的,試問一般百姓有幾個人有本錢可以陪醫生玩?
可以先將你的問題一一條列在紙條上

等輪到你諮詢時趕快詢問

或者找一下有一些律師事務所有提供免費時段可以諮詢的

印象中每開一次庭律師出庭費5萬上下...




如果我跟樓主一樣,親人發生相同的問題我也是會非常生氣的

所以抱歉~

我上面的發言觀點讓樓主不太喜歡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想保護自己就得努力。電影裡的超人不會飛出銀幕來拯救人的。

不想動腦筋、不想花錢、不想花時間,找一堆理由來推搪,可悲的是誰?
阿花之戀 wrote:
可以先將你的問題一一...(恕刪)

別這麼說,現在已經是網路發達的年代,醫療糾紛不在像過去一樣容易被醫界掩蓋,事情沒發生之前,我也認為那些民眾怎麼那麼笨,去法院告就好了啊,等到自已親身發生了,才發現自已一無所知,就算找律師,律師精通的是法律知識,但對醫事卻不很了解,而且醫師自已也有請律師啊。
dumb3128 wrote: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恕刪)

部份讚同你的觀點,但部份不認同。

今日是身為弱勢的民眾,在相對弱勢得情況下,必需動用自已所有的資源(試問若打個三、五年的官司,這個律師費用對一個普通人家已經算是天價?),再者整個錯誤是醫師造成的,所有的資源都掌握在醫界手裡,一個民眾及其律師要如何完整的取得有利於已的資料?

若閣下提供有效方法,歡迎教育廣大無知鄉民(如敝人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