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不是該正視臨時工(契約工)問題?

在雅虎新聞看到「兩年內台灣將出現百萬臨時工」,
臨時工有什麼特點?
就是不穩定,
也就是沒有保障,
隨時都可能被裁員,
老了沒體力也可能被裁,
更不用說經濟蕭條,
一個不續約,連資遣費都省了。

薪水一個月一萬八,福利少,
一萬八能做什麼?
假設家裡有小孩,
養小孩和父母薪水剛好打平,
難怪有人被裁員後沒積蓄小孩繳不起午餐費。

如果越來越多臨時工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
家裡的父母養不起,小孩養不起,
就算你一個月拼命賺錢還是負債,
這樣你還會想賺嗎?
倒不如兩手開開等死吧!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
犯罪、自殺樣樣浮現。

業主發現臨時工好用,
越來越多企業效仿,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惡性不斷循環,擴大…

契約工,老了靠什麼吃飯?
2009-04-18 0:51 發佈
ee88521 wrote:
在雅虎新聞看到「兩年...(恕刪)


建議樓主可以看看日本國內的問題。
台灣工作機會要變多了!

對岸開始實施勞動合同後,一堆企業逃跑.
其中有些台商應該會回流台灣...

因為~~~

台灣政府是財團的好朋友
勞委會是紙老虎
台灣員工為了飯碗只能忍氣吞聲
不像大陸員工狠(圍廠罷工,綁架老闆)...









這樣的狀況,大家覺得應該開心嗎?
ee88521 wrote:
在雅虎新聞看到「兩年...(恕刪)


我們看看報導:
沒有企業會以裁員為樂,但面臨虧損,不砍員工就是砍股東。
難道沒有平衡勞資利益的方法嗎?
經建會副主委單驥提出「工作分享」的概念
把一個全職工作拆成幾個臨時性的工作
「打破正職工作的迷思,就能讓更多人都有工作。」

組織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倫敦自宅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表示:
「台灣百分之六的比例,恐怕是全球最低,我相信全職工作人力應該少於一半以下,組織才會有彈性。」


當初剛開放台商到大陸設廠時
經常會碰到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
陸方要求:
能雇兩個人,就不要雇一個人
或者說,用雇一個人的錢去雇用兩個人。
簡言之,就是社會主義"有飯大家吃"的觀念

看來經濟低迷期,社會主義居然會被拿來作為施政的一項工具
但別忘了一個重要事實:GDP
如果最低工資依上述標準大幅降低,甚或被腰斬
中低收入戶連生存都會造成困難
除非物價也依比例調整
貿然實施,只會造成更大社會不安因素
總之還是要從長計議
▁▂▃▅▆▇★▇▆▅▃▂▁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