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台灣產業以及職場變化...

前言:抒發台灣產業&職場的想法
會想淺寫這篇文章其實是看了之前有位版友的"公務人員房屋貸款18%"以及其中各位版友的回應...
小弟想將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小弟工作為南科最大面板廠(代號A),在短暫的竹科D廠(代號B,老闆..簡稱..黃大)工作經驗後,因緣際會下很高興能有回到南部的機會.. 然而.. 最近興起進入國營事業的念頭。
社會上都視園區工作的工程師為"科技新貴"-薪水高,紅利高,肝指數也高,然而這兩三年新進工程師卻只有-肝指數高。以往園區新貴之所以"貴",是因為"新"公司草創未上市情況下所分配股票,在公司營運上軌道後自然壁紙變金磚(雖然現在很多也變回壁紙就是拉..),然而等到一切上軌道後,市場競爭趨於僵化,公司為了衝高營收,卻往往毛利降低,高科技代工說穿了,在市場成熟後,也只是掛著"XX電子、XX半導體"的鐵工廠。
(說到股票這檔事,我還漫期待前炒股大王趕快爆料台灣百大上市公司配合炒股有哪些.. 說真的.. 電子業這麼燒錢,一台機台就幾百萬,有的公司還直接把抵押銀行logo貼在上面,小弟真的不信草創沒有炒股的壓力以及必要,台灣科技業多半是炒股炒高股價的吧.. anyway... 畢竟以市場運作方式推論&離題,暫且不論)。
更進一步說,一班人對科技新貴的觀念仍舊停留在科技業大爆發的十幾年前,現在的電子業小小工程師,薪水只是底薪約莫3xk~4xk不等,我承認底薪的確比一般產業高些,但是工程師所承受的壓力卻是極重,on-call、解TB解到起肖....等等這些大家都該耳聞些許,在此不贅述...在真正金融海嘯爆發前幾個月,小弟所任職A就已經有風聲,新進員工沒bonus,好吧~那沒事做總該輕鬆點吧!小弟當時如此想.. 但是結果就是.. 你領死薪水.. 公司不續招新員工,loading變重,說也奇怪,沒貨了,但是生產線上那少少的貨還是TB解也解不完,一直猛坐實驗被釘滿頭包(這點我想很多製造業也如此不只科技業)。
我承認,當初會進入科技業就是抱持賺大錢、替家裡還債的夢想,但是過了不久,我腦袋裡就有股聲音出現"孩子~醒醒吧~別再抱發財夢了~下一個女朋友也別交了~養活自己就好~回家看片玩鳥卡實在",於是在宿舍裡玩鳥玩一陣子後,腦袋裡又出現另一股聲音"孩子~每天工作>14hr,每禮拜至少工作五天,還要週末輪班,這麼累~不如歸去阿~"。然而,在同時期進入公司的同梯,漸漸從百來個變成小貓兩三隻,我開始真正考慮去留了... 畢竟,很現實&白目的講法,要爆肝ok,請給我相等的pay.. 如今的科技業 cost performance 真的不是很高.. 然而,小弟文中所謂科技業,泰多指硬體製造ex:chip.LCD..而非IC-design Co.,真正賺錢的科技業還是有!但是就像台灣好的大學,只屬鳳毛麟角了.. 年薪百萬也是少數公司、少數主管階級的人士所擁有。
以上內容,只是希望大家別再說"科技新貴"拉.. 說"科技舊貴"還比較實在點,畢竟真正賺錢口袋麥可的,是科技業大爆發起頭的那些"前(錢?!)輩"... 也希望給還在學的青年學子一些過來人經驗,小弟雖然還不到30..但是也許可供各位參考參考。
至於最近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公務人員18%.. 雖與小弟無關,但小弟真想替他們說句話,經濟好的時候,百業崢嶸,有人會計較這些東西嗎?! 我認識位阿姨是個退休老師,我小時後經過他家門口總是擠滿補習的腳踏車,她丈夫在外,她為了想買棟房子拼命兼課,那時候百業向嶸,年破百萬的行業都是,怎不見那時有人出來說18%?!小弟所在部門有位前輩說過:他大學同學考進公務人員過的很爽,但是他很不屑他同學安於安樂 ... 但是金融海嘯後的如今呢? 我們能因為當初自己做的選擇,如今幻滅了,看他人看不過眼就把她拉下來嗎?! 公司裡老一輩的工程師有些生活很奢傂,樣樣名牌車換不停,但是現在他們會感嘆以往的揮霍奢傂/還是也加入幹矯18%的行列? 每個人心中所想的都不同,有些人想賺大錢,於是他努力朝這方向邁進,同樣有些人想過的健康快樂,於是他選擇壓力相較輕的工作,這實在是沒什麼好比的.. 所謂社會公義,是否只是普世大眾因為利益不利己所以強暴少數人的意見言論?(我也搞不懂我在寫啥..sorry)
外資進來股市漲了,但是製造業有起來嗎?失業率有降低嗎?我看不見政府的財經政策,前一陣子我還以為 "彭懷X"老大才是財政部長說... 簽CXXX我也看不到簽的究竟是哪些.. 台灣的競爭力逐漸流失.. 對岸中國的經濟政策正如火如荼展開,沿海油田上下游整合迅速進行,兩大中國光電廠也官股化,兼且光電後段製程已從台廠獲得足夠經驗,不管是石化業還是科技業,台灣正面臨強勢的競爭,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科技業的景氣循環已從10數年快速減少到7.8年以下,這代表投資金額需更迅速投入,以往的審慎評估已不復見,無限擴廠的後果,就如同台系DRAM廠的後果,光電廠呢?相較半導體技術層面更低的太陽能呢? 一窩瘋搶進太陽能製程,在宜蘭弄個聚落,甚至屏東也要弄一個.. 再加上原本半導體廠以及光電廠 所折舊的機台也拿去做太陽能板(不論是薄膜型還是其他).. 我只看到市場的餅被一窩峰 瘋狂的螞蟻 所搶食,但是每隻螞蟻所分到的也只是小小的一塊碎削吧.. 埃.. 台灣石化業也更堪憂.. 阿拉油田開始生產乙烯&台灣的石化業(台X)外銷產品重疊.. 再加上中國沿海油田的整合競爭.. 未來.. 埃..
也許小弟太悲觀(還不到30就這樣..往後...?!),但是小弟... 要往國營事業跑拉.. 希望板友們也能在這渾沌的當下,趁機想好未來出路or沿著原路繼續往下走.. 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慾望少一點,珍惜多一點.. 埃.. 話說回來.. 好險現再是騎腳踏車的阿宅一名,要是有女友,真不曉得怎麼辦阿... (每天都看不見太陽的生活.. 只能回家看片比較快.. 埃.. )
( 潛水許久 首次發文 如對直衝內容不滿請見諒) 全劇終 謝謝收看
2009-04-16 19:33 發佈
簡單回一句...
幾乎所有產品一出來就是cost down.
你到現在才知道? 太晚囉~~~
台灣3C Copy → Costdown → Close
人生數十寒暑,你高興就好了!!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好文章
可惜
不久應該就被砍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