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棒的問題在於格調與眼光不足

這幾年韓國、日本、中國的棒球水準日益提高,但是台灣的職棒的水準卻不見提升,我個人認為這與主事者心態有關。

拿兩件事來看,球員工會與經紀人制度。

當球員工會成立時,看看當時陳金鋒的發言,可知道他們是為了台灣的棒球好,而不是為了對抗球團。
然而球團卻如臨大敵般抵制球員參加,原因何在?

再來,曹錦輝加盟兄弟象的事件。球團拒絕與經紀人談,而要與球員直接談。
據悉國外球星大小牌許多皆有經紀人制度,但是台灣職棒卻不屑這項制度

從這兩件事來看,台灣的職棒仍然還是數十年前台灣常見的小工廠,而球員也只是黑手,每天上下班只為拿工資。

中込伸說的對,台灣職棒沒有夢想。當年鴻海也只是土城的小工廠,如今能成為全球企業,而台灣職棒20年過去了,未來呢?老闆,你們有國際級的眼光與格調嗎?

當然有很多是錢的問題,沒有人要做虧損的事業。若是有這種想法,那麼是不是應該要放手讓有能力的人來做,而不是守著這小工廠,去限制、拒絕、排斥新的想法與觀念。

再拿虧損這件事來說,台灣少有人不知兄弟、Lanew、興農、味全....等這些企業了吧?就連已經解散的俊國,大家也都有印象。這些知名度本身對企業就是資產,再經營50年也有人記得你們。然而知名度該如何衡量它的價值呢?所以我認為拿「虧損」來當成拒絕進步的理由,是不合理的。

棒球季要開始了,我卻怎麼也提不起興趣看台灣職棒的轉播,唉..
2009-04-08 10:48 發佈
沒錯沒錯~

重要的比賽不去徵召;反而是一些小比賽要徵召旅外~~

天啊!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都知道哪些比賽是重要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