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2410 wrote:
大大您的觀點只談到到(恕刪)
您的三轉法輪說是後期佛教的說法, 真實的歷史是佛陀在悟道後, 本來要去找原來的老師, 但他們都去世了, 他轉而去鹿野苑找五比丘, 跟他們解釋了四聖諦, 這是個全新的思想, 有別於古印度的婆羅門思潮(大梵天神主宰世界), 五比丘聽了一次沒聽懂, 佛陀再講一次, 他們還是沒法理解, 最後, 佛陀又講了第三次, 終於喬陳如懂了,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這個歷史好像以前就討論過了...
般若學及如來藏思想(這個思想又比前者晚了百年)都是源於公元前一世紀左右, 也就是大乘初期, 那時已是佛滅後三, 四百年的事了!!
「因為每一個眾生本性都有如來藏,都是佛,都能成佛。業果輕重就像一塊白布染黑的嚴重程度不同,將染黑的污染去除就看見白布,就是成佛。 」這句話有邏輯上的問題, 如果眾生皆是佛, 為何會有業報不一的道理? 而且為何要分六道? 還分上三道及下三道?? 眾生都能成佛這句話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