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不好草均速增加,會引起爭論地上的草明明越來越少,卻能夠每天增加固定的量若是改為原有囤糧若干,每天只進貨固定數量,囤糧何時消耗完畢比較沒有爭議第一天一早開始草量x0,N頭牛,每頭吃草量B,第一天傍晚x0-NB因為草均速增加,速率為k第二天一早草量成為(x0-NB)*(1+k)第二天傍晚是(x0-NB)*(1+k)-NB第三天一早草量成為[(x0-NB)*(1+k)-NB]*(1+k)第三天傍晚是[(x0-NB)*(1+k)-NB]*(1+k)-NB依此類推,應該是考等比級數和,國中以上等級的題目普遍看到的出題形式不是用牛吃草而是『固定複利償還貸款,每個月扣除本金,平均每個月攤還多少』這樣的方式出題k是利率
siegemode wrote:題目不好草均速增加,會引起爭論地上的草明明越來越少,卻能夠每天增加固定的量 你可以想像成,新的草不是由現有的草生出來的,而是從地底蹦出來的 (由地皮生出來的)而地皮永遠固定那麼大一塊,所以題目設定為恆定的生成率也就很自然的嚕!
miccer wrote:剛剛很無聊在bbs 上看到的很認真動筆想了一下還花了大概20分鐘..現在數學都那麼困難嗎一個牧場 草每天以均速生長10頭牛可吃20天15頭牛可吃10天如果25頭牛可吃幾天? 小六... 差不多吧, 當年小學五六年級時的題目真的就是這種水準, 但是當時還不會代數...小學生的解法: 每一頭牛吃一天為 110頭牛吃20天: 200 = 基本草量 + 長20天的量15頭牛吃10天: 150 = 基本草量 + 長10天的量可以得知每10天可以長 50, 每天長 5回算基本草量 = 10025 頭牛一天消耗 25, 每天長 5, 所以一天要多吃 20100 可以吃 5 天...以當年小學五年級的程度來回答這題.....
國小六年級時家教班沒有教代數但是也算過這樣的題目只是在讀完大學...過了這麼多年之後我已經忘了怎麼算但是現在忘了怎麼算不代表當時算不出來長大的你不用代數算不出來不代表國小六年級的你不用代數算不出來大人不要過份以自身本位主義來看小朋友...那是一種歧視過度的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