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中橫要復建了

ddcatt wrote:
人與大自然間總有一種平衡存在才對,
我們都市人每天工作生活造成的破壞(廢氣、水、電、廢棄物)
真的就比山地區的居民要少嗎?
...(恕刪)


是的,人與大自然間需要平衡,

人們總喜歡居住在交通便利的環境,

修築比現在更便利的交通道路,也是對平衡的一種破壞。

至於平地居民所生產的廢氣、水、電、廢棄物不會比山區居民多,

在平地上開築道路,對環境的破壞也比較低,

而且的平地上的建設,費用較低,經濟效益也較大,

當然平地的建設也是需要評估。
seatree wrote:
把台灣的山全部都剷平...(恕刪)


這位大大,您說的句句都的真言啊!這樣還可以再造條高鐵直通京城,這樣路網就更完整了!

後言:為什麼微小的人類要去一直和自己的母親"自然界"去對抗呢?再厲害的孫悟空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掌心啊!先拿的總是要還的!
wo-nu wrote:
所以你支持廢除每年都...(恕刪)


遷村後大家的起跑點都一致啦農損賠償條件也一樣 !! 遷村時有一併的配套措施,希望是衝擊最小雙贏的局面。
每次看到颱風或大雨,
從山上沖刷下來的土石流或滾滾黃沙 ( 水土保持沒做好, 濫墾 , 不必要的建設開發...),
淹水( 水庫淤沙, 河道/排水溝疏濬工程沒做, 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 為消化預算而做的水利工程...)
就很透了那句 "人定勝天"
rockwu wrote:
至於平地居民所生產的廢氣、水、電、廢棄物不會比山區居民多...(恕刪)


山區居民多半以農業為主要謀生之道,
而我所講的平地居民製造的汙染,
還包括各種工廠等等,
只是哪個污染多或少並不是我的重點。

當山區居民爭取更多基礎建設時,
一般民眾以環保或不破壞自然的角度反對時,
其實自己可能也沒什麼立場吧.....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大家說的都沒錯,如果真的復建,現今的工法也有可能把衝擊減到最低,只是我並不太相信台灣公共工程的品質
包含包商的心態+政府監工驗收的品質

大家還記得前陣子被大水沖毀的大甲溪砂石車便道嗎?
包商就是小弟的鄰居,他專門承包公共工程,問他為何專作公家的? 他只丟一句"好挑啊"...!!
十幾年來,只見他的坐車不到半年就換新的,舉最近看到的...745, S350, X5
不過這一次算是踢到鐵板了,除了收回扣外,竟還有蓋招待所來招待官員...!!
被檢察官求刑七年...不過依照中華民國司法的慣例,繼續"喔洗"下去,肯定三審就解脫了...!!
反正看他還是一付老神在在的樣子...!!

所以啦,這就是大家質疑前陣子擴大內需的政策,因為真的是"圖利"少數人....!!
直接從台灣中間炸開一條通路,用炸出來的碎石當基礎,就好了啊
不用花太多前做一些奇怪的工程, 炸開後放個10年讓她"自然化"
當作他是自然形成的就好了啊.

哈哈哈哈
麥問阮耶名,叫阮第一名..

ddcatt wrote:
有些偏遠地區的人民,
政府就是必須做出一些補貼的建設,
明知會賠錢也是要做的事情,
這就是政府的功用啊,
偏遠地區的建設,難道是用來鼓勵破壞水土嗎?
繼續開發,繼續破壞,每年開發,每年重建
原來落入循環就是政府的功用呀

如果政府真的認為有辦法兼顧保育與建設
為何提不出真正的國土復育計畫
連復育都提不出來,還妄想兼顧兩者,結果就還是空話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ptx wrote:
偏遠地區的建設,難道...(恕刪)


這國土復育計畫我也是看得一頭霧水,
不太清楚政府對此的立場。

固然採取補貼與遷村的作法,
慢慢讓山林修養生息,
辦法是不錯,
執行上卻很困難,
但所有人也覺不樂見山區繼續被任意地開發下去...

台灣也才這麼一丁點大,
怎麼做才是最佳平衡點,
外行如我,實在也不清楚。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要環保的搬到山中當個環保尖兵

要開發的搬到平地努力開發

各取所需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