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什麼樣的過程可以達到你所要的幸福?
如果達到你認為的幸福,他可以持久嗎?
我很幸運,小時候就很喜歡看書,什麼書都喜歡看!這樣的習慣讓我出了社會,能夠用多元的角度看待這個社會,而且我滿高興的是,求學的過程父母親並沒有要求我太多,所以唸書的過程讓我很幸福很快樂。出了社會,雖然沒有像人家期待的大學畢業就到都市去闖盪,而是選擇留在鄉下過著有一點錢、有一點閒的生活。曾經有位高中的學長,每回碰到我,都勸我到都市去闖一闖,賺完錢後就可以回到鄉下過著有一點錢、有一點閒的生活,我自己心裡都覺得「現在我就已經過著這樣的生活……」
所以如果期待讀書能夠賺大錢,可能不容易,但是如果要獲得簡單的幸福,我想是可以的,在咀嚼前人智慧的過程中,靜心的與自己的對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我想應該可以過得很滿足吧!不過先決條件,要有幸福前至少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否則都只是在老鼠圈奔跑的老鼠而已~~~~~
個人覺得問題主要不是出在「讀書」這件事,
而是您現階段對「未來人生旅途」的迷惘,
是對未來的不清楚、不安與不確定,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我在高中時期也曾經跟您有同樣的疑惑,
當時也非常不能理解這麼辛苦念書,然後找個工作,為生活而奔波,
庸庸碌碌過一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現在回想起來,以當時高中短淺的目光來看未來,
的確是太狹隘且太天真了,
當你年紀漸長,或是到了下一個求學階段,或進入另一個里程,
當你逐漸離開從小家庭給你的保護傘,開始要自己面對、接觸、發現許多事物,
當你的眼界與視野逐漸開闊後,
或許你就會找到許多生命的意義了,
比如說,你找到了一件你可以把它當作終身志業的事情,全心投入,而且樂此不疲,
或是你有了自己的許多人生目標,便開始想要去完成,為它努力,
這時候你就比較不會有高中時期的煩惱了,
連帶的,讀書會變成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成為你想要獲得你想了解的資訊的媒介;
當然長大之後的讀書有時候也是為了一些功利的目的,
比如考證照、提升自己的身價,或為了找工作等,
不過這都是短暫的,
也不是讀書真正的樂趣,
而高中之前的求學階段也一樣,
長輩只叫你唸書,但你卻看不到念書當下的回報或意義,
高中之前念書的確不輕鬆,
所以我建議板大先調整自己的心態,
先努力認真的度過這段時期,
往後相信你會有另一番體認的,
time will tell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