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yu wrote:用觀光拼經濟﹖我可以跟你保證觀光可以拼經濟他能夠刺激台幣(外國人買台幣)﹐ 服務業﹐ 旅遊業﹐ 餐飲業﹐ 製造新的工作﹐ 讓台灣更國際化 保證我只相信先生保證的一個政策須要投入很多資源跟其他可能會失去的機會先生保證的事只是先生跟那些很會想的官員的想法,會想的官員敢保證嗎?先生敢保證沒實現他會全家死光光嗎?這樣的保證聽聽就好先生連說話都不是很小心了 那做事能讓人放心嗎?
# 2008-08-02# 工商時報經建會昨日表示,鑑於兩岸直航後,大陸觀光客在台停留期間已由以往的7天升至9.5天,在每日來台陸客3,000人的情況下,估計台灣一年可創造的產值也將由原600億元升逾800億元。以每天3,000人來台、在台停留7天估計,一年可創造600億元的收益,若以目前陸客停留期間近10天估計,這個收益將可望上修至837億元。哇!以現在每天一百多人,要收益上837億元要到民國幾年???
e36coupe wrote:兩位大哥…全世界的熱錢都流入中國…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要外資進入台灣…是開放比較好…還是不要開放比較好…動動腦吧… 小弟有些駑盾看不太懂你的開放是指什麼可以具體說一下嗎?謝謝!
e36coupe wrote:見不得人好…有時是自卑心理的反射…仇視中國對台灣有啥好處…怎麼不想想如何「利用」中國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來壯大台灣的產業… 見不得人好…有時是自卑心理的反射…仇視台x對中x有啥好處…怎麼不想想如何「利用」中x13億人口的低廉工資來吸引台x的產業外移唉!人家早就想到了,商場如戰場,到底誰「利用」誰啊?我們佔不到便宜的.
那些都沒關係啦, 觀光就是要觀光客肯消費,才有經濟啦~~不然光人來哪有用, 我覺得為何不能讓政府官員看到許多人的建議.整天只是在他們自己想的搞觀光,全台灣不是每個地方都只要發展自然環境的觀光阿~~每個城市都在講好山好水.最好是這麼多有"特色的"好山好水~從花蓮-台東 好山好水我沒意見台北也在說好山好水,桃園也說好山好水.南投也好山好水...................有些城市真的是要推消費觀光像台北,有這麼多百貨公司和消費點和好吃的餐廳為什麼不能推廣這些餐廳和消費點讓更多國際品牌進駐台北市有米其林星級餐廳嗎?不否認這種星級餐廳有報導說其實名不符實.但是有 這個城市就有話題台北有GAP H&M Zara 和一些目前正紅的國際品牌嗎?沒有,所以要買就要去香港和日本買~~如果台北有,那觀光客來台灣的時候會順便買些回去也是製造了消費.我覺得應該要讓政府官員知道觀光是要區分領域而不是每個城市都主打那些好山好水.像香港從來就不說他們有多少綠地. 多采多姿的城市體驗和購物還有美食和都市特色才是香港主打的.有沒有人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政府官員例如觀光局的或是新聞局的看到大家的心聲呢??寫信去信箱一定是石沈大海
老實說臺灣的觀光業似乎完全沒有準備好.......不過現在也才剛剛開始,我大膽說一句,我覺得臺灣開始的觀光方向根本就是錯了。日月潭阿里山沒錯是有知名度,但是我的幾個臺灣朋友都告訴過我那是名不符實的,主打賣點是這種狀況,結果也就可知了。我覺得臺灣的觀光應該重在人文,歷史這些。同時細化旅游的品牌。我打個比方,臺灣那么多明星,為什么不鎖定10來歲的小學生中學生宣傳,來一個“臺灣偶像明星之旅”,以明星的住所,錄音室,攝影棚,xx在這里住,xx在這里做了專輯,xx在這里拍了什么電影的什么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