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史上最貴開箱文(應該是)

tztony wrote:
難得在01看到這樣的...(恕刪)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法國巴比松派畫家。
巴比松派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轉向寫實與現代主義的一個起點。
西方最偉大的繪畫藝術就在後期印象派的賽尚達到頂峰,
所以沒有浪漫轉寫實,
就沒有寫實轉印象,
也就沒有印象轉後印象,
當然也就沒有現代繪畫之父∼賽尚的誕生,
西方的繪畫藝術發展跟東方恰恰相反,
他們是先有理性再到感性,
而東方藝術則是先由感性出發,
這和東西方人文民族差異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我想說的是,
欣賞繪畫藝術當然可以,
不過不要再崇洋了,
偉大的是我們的東方的藝術,
賽尚所追求的,
不過也就在幾千年前老子的道德經裡。
http://www.flickr.com/photos/jengfang/

mobil 01 可是有眾多的攝影愛好者喔!

印象派的畫作是蠻值得攝影愛好者去參觀鑑賞的

細看印象派畫作所注重的色彩與光影變化,就如同攝影

作品著重的影紋層次,在理念上有著不同程度的契合

例如莫內的"日出印象"即是相當好的個例子,

再加上每位印象派畫家皆有其不同的畫風與筆觸

及其善於描素的場景或內心世界,並藉由畫布的視覺傳導

來感動人心或引起共鳴,不同的畫家絕對有其精彩之處,有

機會的話再與各位討論及分享.

畫家用的是畫布寫日記,而攝影愛好者用的是相機,在創作

的理念上是相當接近的.若能再對作家的生平及其繪畫史上

承先起後的地位,多作瞭解收穫一定更多.畫展是一定要去看

的,但對於參展的設施與環境,我就不再多言了,免得到時候

負面的情緒,影響了參觀的好心情.
憲 wrote:
我只覺得運來台灣了~
那奧塞美術館原本放這些畫的位置就空的嗎?
那有些其他國家的觀光客好不容易去到奧塞美術館
卻看不到這些畫?...(恕刪)



你說中了我的心事...下下星期我就會去奧塞了...

該不會真的是一片牆壁吧...
EK9 wrote:
你說中了我的心事.....(恕刪)


那算你運氣好了,現在趕快去歷史博物館看吧!
別的國家的人可是看不到呢?
star_ygg wrote:
一些名作在世界各地展...(恕刪)


我也覺得應該要用複製品來展覽
畢竟展覽還是有一點風險
我們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之前不是因為漏水
把人家一幅真跡搞砸了
其實 這時候的我腦中想到的是豆豆秀
MR. BEAN用蛋白跟口香糖就把專家給呼弄過去了
真妙
jengfang wrote:
讓·弗朗索瓦·米勒(...(恕刪)


1).想必閣下一定沒修過過藝術鑑的賞課程,

不然怎會用主觀的意識去凌駕其他的藝術.

2).小弟資質駑鈍,研究道德經二十幾年,願聞閣下的"賽尚所追求的,
不過也就在幾千年前老子的道德經裡。"
請說分明.

jbob wrote:


1).想必閣下一...(恕刪)


這是說現在的人 比以前蠢多了

看畫不如看道德經
hometin wrote:
媽,我想米勒聽到你這些話,他應該會很想哭


不會。

她畫這幅畫的時候並沒有想過會流芳百世,也不是為了出名而畫。

所以這幅畫的偉大價值是存在於後世,也就是說在他畫的當時,這幅畫、這題材,就像是你說的這樣,並沒有這麼珍貴。

www.cycliving.com
閒聊一代目 wrote:
我就問: 那你覺得歌劇院演出的歌劇好聽嗎?

老先生: 金讚喔!,我一進去就給他 渡孤,給他睡了,震撼音樂聲音中,在大歌劇院這樣睡個覺,感覺真的有夠讚啊!(答非所問)

我: ............... (我一整個無言 外加($@# ~ 三條槓~)


也許這就是它發展出來的"另類欣賞"方式。

藝術難道還有規定要怎麼欣賞嗎?

或許他睡了他這一生中最感動的一覺。

藝術作品、表演及其帶動的社會現象,都可以作為藝術欣賞的一部份。
www.cycliving.com
jbob wrote:
米勒是誰?知道的話就說來聽聽吧!

說不出來了吧?

該不會連作家的生平紀事都不瞭解吧!


了解這種東西會影響作品對你的直接衝擊,有時候是好事,有時候是壞事。

當你開始用理性跟邏輯去分析一件藝術品時,你已經脫離了藝術品的感動層次。

我建議各位在欣賞藝術品前先不要了解這位藝術家。

直接感受從作品來的衝擊,然後再慢慢去研讀他的相關記事,就會比較瞭解我說的話。

有時候閱讀完後,會讓作品給你的感動"大幅"縮水 =___=
www.cycliving.com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