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23640 wrote:
這幾天,回想起當年還是國中生時,放暑假去同縣市的大舅家玩發生的拖鞋事件
阿姨就開始對我唸著:[妳怎麼會穿拖鞋出門?拖鞋是要去家裡附近的便利商店時才穿的啊!出遠門就是要穿布鞋!妳表哥也都是這樣穿鞋子的!這樣怎麼去百貨公司]
對當時的我來說,大舅家不算是出遠門,因為在同縣市
所以那時就對阿姨回嘴:[我每次來大舅家都是穿拖鞋啊!而且,我們家去百貨公司也都穿這樣啊!又沒人告訴我來大舅家這算是出遠門!所以才穿拖鞋阿]
阿姨也明顯不高興的在糾正我一次,離開家裡附近的距離就是要穿"布鞋",不能穿拖鞋
國中時期的我也蠻沒禮貌的再一次回嘴,我們家都是這樣穿出門!
之後阿姨很不高興,我也很不開心,沿路上連看對方都不想看
因為,阿姨聽完就對著外婆說:[去百貨公司買一雙給你,你把腳上那雙鞋給XX穿,不然她穿拖鞋]
外婆嘴裡一直說不用這樣,我也在後面不高興的說:[我不要!]
最後阿姨還是把外婆帶去賣鞋的專櫃買鞋
還跟店員說:[不用包裝,要現穿]
接著就提著外婆換下來的鞋,叫我把拖鞋換下來
當時那個年紀,我第一次明白什麼叫做侮辱人,而且穿拖鞋逛街到底怎麼樣了?我舒服就好吧?
那時我也是很堅持的說[我不要換!]
阿姨因為我不換鞋,也是臉色頗難看,又再一次跟我講[逛街不能穿拖鞋!]
後來是外婆出面說小孩子想穿拖鞋就穿拖鞋,阿姨才沒有一直強迫我換鞋
那整個暑假,就因為"拖鞋",阿姨看到我也裝作沒看到
而我也不想理阿姨,甚至很想要自己搭公車回自己家!
雖然在我的小時候,經歷了拖鞋該怎麼穿的教育
但是到現在,我還是改不了穿拖鞋逛街的習慣
當然,去學校,畢業典禮,婚喪喜慶這類的場合,是不會穿拖鞋的
只想問問各位對於穿拖鞋逛街,尤其是要去百貨公司,真的不該穿拖鞋嗎?
以及,去同縣市的親戚家玩也不該穿拖鞋嗎? ...(恕刪)
其實我羨慕你有這一位阿姨,
如果沒有這件事,你有可能連去學校,也會穿拖鞋。
因為有阿姨的機會教育,所以你「有所節制」的選擇穿拖鞋。
說一下我的例子,小時候還真沒長輩教我這個,
所以我「天真地」以為,我穿得舒服就好,
後來出社會,才慢慢發現很多場合,雖然我衣著ok,但是鞋子不ok。
因為有些場合是不適合穿拖鞋,因為有些場合是不適合穿運動鞋的。
我才深深了解「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當你自己都不懂得怎麼對別人尊重,就不要怪別人不尊重你。
西門吹牛 wrote:
用客觀的角度去觀察社會
你會發現客觀的社會中高層人士(經濟或社會地位在一般人之上)
他們出門一定不會穿脫鞋
他們覺得一旦出門 衣著得體除了是尊重自己 也尊重別人
順帶一提
我出門也會穿拖鞋
不過穿拖鞋時 絕不敢進百貨公司
當年家父是 一旦出門一定換鞋
他 的社會地位高我很多很多
不是有錢 但地方人士鄰居都很敬重他
我相信
絕大多數的那些人士去逛百貨公司
絕不會穿拖鞋去
他們的出發點不是介意別人的眼光評論
而是在意出場的場所是否有尊重自己 也尊重別人
百貨公司的專櫃 被你形容得如此膚淺
我想 膚淺的人應該是你吧
...(恕刪)
+1
去逛百貨公司,不能穿拖鞋去。
cougar2015 wrote:
很好,妳阿姨給妳上了一課機會教育,這是家教
分不清楚涼鞋,拖鞋,差異嗎?
也給你機會教育,交通法規規定不能穿拖鞋騎車,罰錢.
這沒強力執行也很多人分不清
記住啦.
事隔多年妳都記的那麼清楚還在意妳阿姨說的
有認錯嗎,搞不清楚錯那裡是嗎,
出門穿著就是野Y頭,大家閨秀的差別.....(恕刪)
+1
舉個極端例子,比較好理解,不是要罵人,只是比較明顯,容易參考。
為什麼大陸一些有錢人,會被稱「土豪」呢??
P.S. 我也曾經以為「長褲+拖鞋」去百貨公司逛是OK的,
後來看到電視報導一些大陸土豪的出門行為,
就想到書本教的「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當百貨公司人員,身穿得體服裝接待你,當然你也要尊重他們,
不應該穿拖鞋去百貨公司。
這幾年出入一些場合,發現只有我穿運動鞋,別人都沒有,
我也對我的行為感到不好意思,下次改進。
jjj23640 wrote:
只想問問各位對於穿拖鞋逛街,尤其是要去百貨公司,真的不該穿拖鞋嗎?
上學、面試穿拖鞋,我這愛穿拖鞋逛街的人也無法想像..........(恕刪)
既然樓主認為「無法想像,上學穿拖鞋」
同理,去百貨公司和去學校也是一樣的,
老師要穿得體的衣服,百貨人員也是穿得體的衣服,
所以尊重一下他們吧.........
樓上講的那種超誇張的...就是我
大學禮堂規定不能穿拖鞋, 問說涼鞋為何可以差別是甚麼?, 學弟(管理工讀生?)說涼鞋後面有一條....我們就把藍白拖綁一條紅色尼龍繩...
後來校長規定沒穿大學服不能進禮堂參加期末考...我們就穿大學服(卡其色西裝), 然後穿短褲拖鞋....
今天回想, 自己也是真的機車, 很故意
但要說是上升到道德啦生活倫理啦...我也是覺得太言重, 就是幼稚叛逆自以為反抗就是有想法
某種程度這就是代溝, 但不單是世代的差異, 有時也是自己與自己不同年歲的差異
如果今天是我的小孩, 我雖然很能理解, 也覺得很自然, 但我還是會表達我不認同, 要不然他或許會以為大家都贊成, 那才是真的偏誤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