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偷偷摸摸學抽煙,那年我們十九歲.....懷念的57步槍、行軍去東海大學......後來新兵入伍在海軍新訓中心使用M14(57步槍仿造自M14),我總是要幫其他新兵分解及組裝槍枝,他們總是用異樣眼光看著我,為何我對M14如此熟悉。
f531008 wrote:考上大學的暑訓,開訓是郝伯伯,中途蔣緯國來勞軍,當天有雞腿可以吃大笑全台天氣最好的地方是台中,台中最好天氣的地方在成功嶺⋯⋯⋯震撼教育、東海行軍,哎~~40多年前的回憶了⋯⋯.(恕刪) 你那一年去成功嶺的我在成功嶺時暑訓是蔣經國先生來主持開訓
84年上成功嶺第四梯次,很操,每天都要集合走去大廣場練開幕閉幕儀式,從302師走過去,全副武裝,走有夠遠...提水班更可憐。去到大廣場,呼不完的口號,唱不完的軍歌,幹這些事,到底意義在哪?開閉幕有那麼重要嗎? 就只是給一些高官看? 內心蠻幹的...震撼教育也爬了,感覺沒什麼,當年臂力好,靠手臂力量爬完全程。500障礙其實也沒什麼。第一次感覺自己身體與大自然那麼接近,幾乎每天都在地上滾動。流的汗,也是活到現在數一數二多的時期。洗襪子要用麻繩綁,內衣內褲都要用麥克筆寫自己編號。每次出操回來,班長就是要所有人喝500cc的水。吃飯時兩兩排隊走去餐廳外頭,進餐廳時還要親愛精誠...記得吃飯時,每個人手肘都在滴汗...熱....成功嶺日記都還留著,成功嶺之歌也還忘不掉。女朋友也是在成功嶺時決定換掉的...當年還收到一堆學妹寄來的信,至今保留著...結訓後回到老家,買了兩張唱片,林佳儀 一個人的我依然會微笑 ,和王靜雯(王菲)的 執迷不悔。87年入伍新訓,一樣在成功嶺,一樣是302師,怎麼就是碰不到104師。這時候的訓練,比起大專集訓,可以說輕鬆太多了...成功嶺,令人回憶滿滿啊....
fellegg wrote:自己是大一升大二暑假...(恕刪) 台灣從民國48年起實施「大專集訓」,大專男生須赴台中成功嶺受14周軍事訓練,後來改為8周,大一入學前實施,民國61年起縮短為6周。大專集訓在民國89年1月畫下句點,成功嶺成為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成功嶺至今仍是遠東最大陸軍軍事基地,面積252公頃,約等同10個台北市大安公園。日據時代是賽馬場和高爾夫球場,光復後改為軍事訓練基地,平常是陸軍新兵訓練中心,寒暑假時改為大專集訓中心,編制為兩個學訓師,可容納2萬名新兵。民國89年以前,剛考上大學的男生,除非免役,否則必赴成功嶺集訓完才能向大學報到註冊。不同於大陸的軍訓,台灣只有男生要上成功嶺,第一件事就是剃平頭,以致於受訓結束時,每個大一男生都是小平頭。大專集訓比照陸軍新兵訓練,開訓、結訓、震撼教育、行軍為集訓四大艱難。開、結訓典禮要練嚴格的持槍立正姿勢,一站兩個小時以上,但沒有行進間閱兵式。震撼教育是持槍在低絆網爬行前進時,空中有機槍掃射(設定高度2.5公尺以上),地面有預埋炸藥包(離學生很遠),空中還有曳光彈,炮聲隆隆。行軍則是揹槍長距離行軍,通常是走到東海大學再走回營舍。由於大一新生的年齡只有17、18歲間,許多人是生平第一次離家過團體生活,逢探親日,父母紛紛前來探望,於是成功嶺周邊大塞車,車潮能回堵到高速公路烏日交流道。當年每逢探親日,電視新聞都會報導,那一天也是台中烏日、大肚人的夢魘。民國89年1月,送走最後一梯寒訓大專兵後,成功嶺大專集訓成為歷史名詞,累計歷年受過大專集訓者達133萬餘人。成功嶺在台灣人心目中是特殊的存在,歷年在這裡拍過的電影、電視劇將近10部,也有直接以成功嶺為名的電影。現在國防部支援拍攝的軍教片,幾乎都在成功嶺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