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泰國洞穴救援,小孩們怎麼進去的?

不少人非常關注泰國山洞救援行動,得知少年獲救後,網上都是一片欣喜鼓舞。
有網民說︰「這是第一次全世界都在支持同一支運動隊伍」。
說野豬少足隊應該是今年世界盃的得主。
kdogg0916 wrote:
有救出一個了...(恕刪)

終於!


hittaku0413 wrote:
套塑膠袋或潛水鋼盔,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管長與水深。

管長太長,需更大的壓力才能把氣灌過去。
你可以在家試試,一根吸管喝水容易,
黏十根吸管的長度喝水很難。(甚至無法把水吸高多少)
你也可以拿根塑膠水管,到附近游泳池底去試試呼吸,應該吸不到氣。

而早期海軍潛水員就是使用管子從水面上伸到水下。
當時的人們認為只要延伸管子的長度,就可以增加潛水員在水中活動的範圍和深度,
但發現潛水員在水深1公尺的地方,因身體受到水壓,導致呼吸困難。

從水上打氣就行了嗎?當然不行。
以建築的空調通風管來說,長度越長,壓力損失越多,
我不會這個公式,請自己估狗。

光說浮潛用的呼吸管就好,短短的,長度約為30公分。
當管長超過40公分時,就無法有效吸氣了。
呼氣時的二氧化碳會留在管內,降低換氣效率,導致血中碳酸過多。

最後,不懂可以問,可以討論。
但你質疑「一大群專家是在忙什麼?」
已經有批評之意了。
但你的建議卻只是顯示自己的無知。
以後發文,可以多些疑問,少些批評。

抱歉因為這很重要我還是要說明一下,大大您的觀念是錯的,不管多長都不是問題喔,只是空壓機要打久一點而已(長度您看成容積加大就好,不會增加太久時間),不是從洞口吹一口氣要到末端,是整條管子都有較高壓然後從末端慢慢洩壓(出氣),全程管子都是保持一定壓力可以不間斷持續穩定噴氣的..

您提浮潛跟潛水的部分是人的能力限制因素,空壓機沒這問題..

馬斯克的真空超高速列車不會限制只能走一公里,問題只是一千公里要抽(多久時間)才能接近真空而已.

另外口氣是不好抱歉,我知道自己方法可不可行,我不是問而是急..,不解釋.

桃子0324 wrote:
終於!...(恕刪)


沒什麼比劫後餘生更幸運

果然希望今明兩天就能搞定

axxxxa wrote:
抱歉因為這很重要我...(恕刪)

多難爬
麻煩看一下
axxxxa wrote:


我一直不懂這點,...(恕刪)



沒常識,水位最深處有30米耶,不說訓練,光潛過去會受到的水壓有多大還是直下直上,專業潛水人員都很吃力
kuaners wrote:
該洞穴救援隊都那麼難...(恕刪)



這種問題有點類似保齡球瓶怎麼到大腸裡面,很多缺乏想像力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尊爵小黑 wrote:
多難爬
麻煩看一下

謝謝提供影片,看了,不必說麻煩!我從來沒說救援是一件很容易或輕鬆的工作!

有影片有真相,所以我認為氣瓶不是很理想的方式...
hhlin wrote:
援救行動開始了。
當地10AM 開始.
兩個帶一個.
預計最快.9PM 有人出來....(恕刪)


我也覺得這個可行...
12個青年,2個救一個,應該不用到20個專業潛水人員(休息之後視體力可以重複再上)

問題是
看影片有些地方是連一個人都要擠身才能通過
所以可能有人水性真的很差的,就會過不了
背水肺
然後用圖中這種水下馬達讓人快速前進不行嗎?
又不用游這麼累,還可以設中繼站,多擺幾台,以避免機器沒電.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