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核廢料儲存數十萬年後其放射性相當於背景輻射嗎?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這二者是有不一樣,乏燃料棒的核洩漏會比低階核廢料的洩漏嚴重非常多!


核電廠運作幾十年了, 甚至於有些核電廠已經除役
而歷史上運作中的核洩漏,發生過三起, 但是與乏燃料棒或低階核廢料無關

所以想請教一下
關於乏燃料棒甚至是低階核廢料,有任何的洩漏事件發生過嗎?

ddr7011 wrote:
沒辦法
某人似乎以為核電廠爆炸核廢料就會汽化得跟pm2.5一樣四處飛揚...(恕刪)


已經有人清楚地回復你了,我也不想講太多,
我就請教你,若你的想法是對的,當車諾比事件剛發生時,瑞典是怎麼推知蘇聯內部可能發生重大核洩漏?

過客4112 wrote:
核電廠運作幾十年了, 甚至於有些核電廠已經除役
而歷史上運作中的核洩漏,發生過三起, 但是與乏燃料棒或低階核廢料無關.(恕刪)


首先,核洩漏不只發生過三起,那三起只是比較有名而已,
更何況幾十年又如何,乏燃料可是要放個百萬年呢!幾十年間沒有洩漏能保證百萬年間不會洩漏
除非是理論上的不可行,否則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低放的例子可參考德國Asse的核廢料場,將固化後的核廢料密封在儲存罐裡,然後放入地下坑洞中。建造前,德國政府可是向當地人民保證絕不會出事,且還宣稱會提高就業率。地質變動令存放核廢料的坑洞發生坍塌,儲存罐也因此被損壞,最終還是讓放射性物質洩漏出來了,而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即使事前有德國政府的保證,即使放射性元素被密封到金屬罐體中,自然界還是可以在短短幾十年間打破人類的“防線”。還好,那時儲存就只是中放和低放的核廢料,但即使如此,德國政府也無法保證何時能將這些核廢料轉移到其他安全的地方。

另外,你所指的那三起,所釋放出的高放性物質就是來自乏燃料啊!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這二者是有不一樣,乏燃料棒的核洩漏會比低階核廢料的洩漏嚴重非常多!
不一樣的東西可以隨便混著說嗎?
一下子提儲存槽的乾式和濕式,一下子又提鋼桶破裂,最後又提鈽的外洩。
老實說,真的不知道他在說甚麼...

還有,『乏燃料棒的核洩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老是拿那種老舊設計的核電廠出來說嘴我也是醉了
不過台灣一直不啟用核四
老舊的核一核二一直不退役
真的碰上了~就聽天由命吧!
反正都是要用電
慢性自殺跟秒殺的差別罷了
橫豎都是死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已經有人清楚地回復...(恕刪)

ddr7011 wrote:
老是拿那種老舊設計的核電廠出來說嘴我也是醉了...(恕刪)


由你的回覆可以看出你還是不懂,不管是多先進的核電廠,只要發生重大的核洩漏,放射性物質都會藉由大自然的各種循環而傳播開來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另外,你所指的那三起,所釋放出的高放性物質就是來自乏燃料啊!


是否我們兩方認定的乏燃料定義有所不同??

就我所知乏燃料指的是使用完畢的燃料棒,並非運作中的燃料棒
而那三起事故,都是核反應爐核心熔毀造成核洩漏,其洩漏的是運作中的燃料棒,並非使用過的乏燃料吧

另外感謝您提供的德國案例,有空我會去了解該案例資訊

除了那個案例之外(照您的發言內容看來,該案例應該是低汙染物質洩漏)
請問有發生過乏燃料棒洩漏的案例發生嗎? 謝謝

過客4112 wrote:
...請問有發生過乏燃料棒洩漏的案例發生嗎? 謝謝

請Google 克什特姆核廢料爆炸事故,這個事件是乏燃料洩漏

一般核反應爐若發生嚴重的核洩漏事故,噴出來的放射性物質是核燃料和乏燃料混合在一起的,但高劑量的輻射是來自乏燃料
有極限的增長 wrote:
請Google 克什特姆核廢料爆炸事故,這個事件是乏燃料洩漏

根據wiki,事件發生在1957,『蘇聯在車裡雅賓斯克州奧焦爾斯克建造提鍊鈾和鈽的工廠,取用湖水冷卻反應爐,產生的核廢料就簡單地裝在鋼筒埋在八公尺深的地底。』
請問,這種儲存方式是濕式還是乾式?還是甚麼都不是?
現在2018年了,離那個爆炸案已經60年。
還有誰用那種方法儲存乏燃料?

01newbie wrote:
根據wiki,事件...還有誰用那種方法儲存乏燃料?(恕刪)


我會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人問我有沒有例子,至於現在還有誰會用這樣的處理方式不是我關心的
而且,你怎麼知道沒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