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阿喵 wrote:
以周朝8百年為例,北方諸國統治下的子民,分成2類:國人(征服者)及野人(被征服者).
野人:自然是使用方言.
國人:禮記-王制"各諸侯國言語異聲".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這是記述孔子在教學,或執禮時,都使用雅言.
顯然國人也只在正式場合才使用官話,各國只能靠官話(雅言)才得以溝通.
方言始終都存在著,衣冠南渡可未必就表示,他們平日使用,並流傳下來的是純正官話.
這 ...
不知道〔中國〕看到這一段會不會暈倒 ... ?

不但有官話,還有各國國話
不但有中國,還有各諸侯國

我的理解︰
實在是沒辦法使用任何一種方言話,包括北方的話語
最後才發展的文言文

官方的文言文裡面,最後很可能捨棄了任何的方言字
漢朝定都哪裡我也忘記了,當時的位址也不會說現在的語
中文一直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它的美很可能不在話語裡面、也很可能不在文字表象
它的美非常可能在語言文字背後的,所有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