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臺灣是“好學生”的天堂,“笨學生”的煉獄

胖宜 wrote:
兒子個性真誠、善良...(恕刪)


天賦不一樣

就是這樣

這個台灣社會有刻板印象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 , 測試履歷表

把名導演李安的履歷表 , 匿名給各大公司與人力資源公司審查 ,
結果沒人要錄用, 還狂批評

等到把名字公佈後..每個審查的人都改口...

有些人只是不想讀書,或是比較晚開竅而已.

我有幾個同學,原本成績都低下, 可是他們最後都名校畢業,台大,成大等等...也有不錯的職業

一些成績好的同學,最後去當公務員...薪資待遇都比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來得差, 而且差很多..
重要的是家長如何看待自己的小孩,小孩如何找到自己善長的那一面
如果家長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對小孩反而會有不好的影響
出來工作,老闆也不會問你國中數學考幾分,家長自己不要陷入分數的迷思,但也要鼓勵小孩找到真正的興趣培養一技之長

胖宜 wrote:
兒子個性真誠、善良...(恕刪)


樓主,

最後的分享,希望您能仔細想想。

不要用現行的體制,遽下結論,也不要在有具體科學檢驗之前,認為孩子有學習障礙或聰明的問題。

這帖呈現出一個諷刺現象,就是平常人人高喊台灣教育失敗,但當有一位母親,用自己孩子無法接受考試制度時,多數的鄉民反而爭先恐後的拿石頭丟向那位母親,捍衛他們原先認為失敗的教育制度。

這就是活生生的現行教育結果。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您,達文西與愛因斯坦不是學習障礙,這是國外長年科學式研究的結果,因為它們想培養出達文西與愛因斯坦等等的人才,而不是封殺他們。所以他們的結論絕對高於隔空抓藥的鄉民。

以現在火熱熱的賞花遊覽車事故為範例,當絕大數的人在調查未完成之前,就忙的定罪追責,駕駛、旅行社、政府的"單選題"思維,這種人的思維在,如何調查會有全面性的真相,如何防範整體事件的原因。果

所以,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先歸類,舉例:


1. 翻車的原因

2. 死傷慘重的原因

3. 1+2的權責

4. 預防1+2的短中長期方式

當他們試圖完成,例如上例的1、2、3、4,才會進行到,例如:

1. 翻車的原因,可能包括,駕駛操作問題、藥物酒精影響、過勞、過勞原因、機械故障、道路設計等等。然後再將每一項,往下深入檢驗。

以此類推,例如,

2. 死傷慘重的原因: 意外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意外發生時,降低死傷的主動/被動安全是否就位,是否被落實及發揮功能? 因此,會一一去檢視,例如,安全帶、結構、未達安全規範的營業車許可等等。

以上面的簡單範例,您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為什麼有些一般人會覺得怪異的人,其實是遠遠優於一般人的思維。

當人們糾結在駕駛、旅行社、政府的答案,這種人無法回答,考試分數就是低。因為他們的思維遠遠超過定題目人的思維。

這就是達文西與愛因斯坦等等的特性,反之,由糾結在駕駛、旅行社、政府答案的人定標準,當然覺得他們有學習障礙、不專心、不用功的負面思惟。

當然,這不代表極端,不接受教育,也不是說,您兒子一定是或不是。

而是讓您知道,重申一次,不要用單一標準,尤其是鄉民自己承認失敗但又捍衛的標準,來遽下結論。

說到藝術,國外教育想盡辦法,培養孩子的常識與對藝術的欣賞,做為日後融入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

例如,法國從小學開始就培養孩子們對藝術的喜愛。博物館都免費讓他們盡量參觀,越久越好。大人參觀時,還真怕打攪他們。

難道是要他們都成畫油畫的街頭藝人?

有沒有想過所謂的品味是怎培養的? 有沒有想過美感是怎麼培養的? 有沒有想過,靈感,不被訓練刺激是不會產生的?

難道出去念個碩、博士就能從土豪翻身?

相同的情境,在歐美被讚許,到國內被批判。

但台灣所謂的成功,在國際的標準之下,與成功搭邊嗎?

有一位網友說得很好: 但是有時人生要能面對挫折或者甚至能扛著挫折往前走。

在台灣異於常人,您必須要有這種心理準備。

誠摯的祝福您!


鑽地的冰蟲 wrote:
把名導演李安的履歷表 , 匿名給各大公司與人力資源公司審查 ,
結果沒人要錄用, 還狂批評.(恕刪)


正解。

台灣之光是不會在台灣成為光!
雖然是分數至上...
但是有特別才能的小孩通常也是會受到大家注目才對!

比如說 體育好的...大家有比賽時自然會想到他,

姊姊的小說也是有網路平台才讓她有機會發表!

所以弟弟也許可以多參加一些,校內外的繪畫比賽..
讓他的才藝有機會被大家看到!

小弟給這位媽媽一點信心好了

我國中數學其實考過0分的...
但是我也喜歡畫畫,也喜歡鬼扯淡
所以國中時班上畫壁報一定有我
因為愛扯淡,和同學組隊參加了不少相聲比賽和演講比賽,甚至代表學校出去比賽

現在雖然不靠畫畫吃飯,可是卻是我表達一些KUSO想法的很好的方式
甚至連我自己的婚禮進場影片都是自己畫的,賓客印象超深刻

而且老實說我現在也沒因為數學爛受到啥太大影響
現在工作的內容大多是人與人之間的工作協調與安排
和客戶的應對與處事的邏輯性

所以我心裡也已經準備好了,將來我女兒數學考不好的時候
我還有0分可以安慰她...
可以的話
請支持你的孩子
別讓他成為只會讀書的人
培養一技之長真的更重要
如果這也是他的興趣
真要好好珍惜啊~

胖宜 wrote:
兒子個性真誠、善良...(恕刪)


簡單來說
我認為父母的態度也是會影響小孩

父母如果已經覺得是這樣那小孩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是笨學生。

父母自己本身若是知道孩子自己的興趣,那你就也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有其他的路走。
只是這條路的確辛苦。畢竟畫畫也不是很容易出頭。

不是說成績是一切,而是成績這件事情很簡單,有念有分這樣。但有些人他的才能不是在那邊,父母也不用強求。父母自己要改變心態,你要以你孩子的才能為傲,不要太讓他對自己其他學科不好這件事情過分在意(首先也要父母不在意才行)。

只要九分能畢業,那你就該讓你的孩子專心繪畫上。父母做的就是替他打聽如果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其他升學管道可以讓他可以朝這個方面發展。另外還要準備錢。因為之後不管是拜師學藝,或是材料準備

都要很多錢。
華人很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

胖宜 wrote:
他聽不懂的問題,小一就開始了,小學是回家我再教一遍,國中我自己也不會了...(恕刪)


可以請爸爸或姊姊教。
數學只要會加減乘除就能應付99%的生活所需

說真的在學校學的數學
畢業後都還給老師了

國中時數學從沒有拿過低於90分
但現在全部都忘光了

現在回想起來
真是浪費時間與精力
早知道如此的話
國中應該要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事務上
而非數學

常出差去國外接觸很多客戶跟國外業務
他們數學程度都不好
歐美人幾乎都必須要依靠計算機來做乘除計算
舉例他們連9*6都要按計算機才能得到答案
每一次談到價格時都會拿出計算機或是手機不斷計算價格與優惠折扣與折讓

但他們也沒有差人一等
很多拿計算機在計算加減的人是金字塔頂端的人
而且這些人學歷都非常的高
之前還遇過一個是哈佛畢業的
但是他去購物時還必須要拿計算機才知道找的零錢是多少

我認為數學基礎一定要會
加減乘除一定要會

但其他的數學就不需要學精了
因為這些數學在生活上根本用不到

在社會上只要會加減乘除就能應付99%的生活所需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